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0%,与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相比,上调0.4个百分点。对于上调的理由,IMF指出,这是因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强劲,并且近期采取了有关政策措施。
中国经济再次获得国际机构投出的“信任票”。作为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IMF是各国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平台,对于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预测非常审慎并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事实上,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欧盟委员会和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比如,花旗银行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4.6%上调至5%,高盛从4.8%上调至5%,星展银行从4.5%上调至5%,凡此种种折射出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刮目相看的信心,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足、增长前景乐观。
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恢复进程中的困难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靠前发力实施宏观政策,固本培元增强内生动能,突出做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趋优、质效向好的特点,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增强,多领域新动能加速成长。前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1%,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8.4%;前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340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7%、14.5%;前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前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比1-3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多个领域呈现出的积极变化,为中国经济的稳中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证明,也折射出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背后的逻辑。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在全球,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也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由2012年的11.3%提升到2022年的18%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始终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依然是重要的增长引擎。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经历深度调整。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要一环,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国经济,将持续保持稳定和积极的增长,为世界经济持续提供强大动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关键作用。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在2024年到2025年将贡献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的46%。美国彭博社预测,2024年到2029年中国在全球新增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将达到21%左右。
世界好,中国才更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上升,表明中国作为消费市场、供应方和资本提供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有了新的判断。继续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将推动中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支撑,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金羊网 文/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