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房贷利率取消下限;全国首批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发放;20多省份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家庭共济......近期多个领域持续释放民生福利,这些好消息你都知道了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人民服务不是喊口号,而是用党员干部的真心换人民群众的安心,是用党员干部时时刻刻放不下心换取人民群众的放心,是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事连着民生,小事连着民心,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时时刻刻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群众,让点点滴滴的民生实事,书写民生幸福答卷。
政策上新,给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越是吃劲的时候,越是紧要的关头,越是需要党委政府坚实的后盾,越是需要党员干部坚实的依靠。从政策的层面去思考,安居、乐业、养老、就医,在人民群众关心的地方下实功夫,让人民群众看得到党委政府为民务实鲜明的态度。
服务用心,让人民群众增强“获得感”。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要发挥预期的效果,在于基层干部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发挥。做好政策的宣传,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清楚政策制定的来龙去脉,以及政策支持的方向,引导人民群众用对政策、用好政策,让一件件暖心实事,一次次惠民好事,增进民生福祉,让点点滴滴的获得感积累和沉淀下来满满的幸福感。
成效暖心,让人民群众满怀“幸福感”。人民群众的心上事,是党员干部的上心事,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烦心事、忧心事和揪心事。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让生活的环境更优美,让环境的品质更高,在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民生关注度高的热点上下实功夫,让人民群众感受得到在身边的安全感,在服务的获得感,以及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人民群众有呼声,党员干部有回应。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事业在哪里,党员干部去哪里,关心人民群众的关心,用实干、苦干和巧干,为人民群众书写幸福满意的答卷。(文/周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