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奋楫勇进“比学赶超”逆风破浪“全局出彩”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刘鑫 发表时间:2024-06-13 16:48
金羊评论  作者:刘鑫  2024-06-13
相信唯有奋楫勇进“比学赶超”,方能逆风破浪“全局出彩”。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新时代,党员管理成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破解基层党员“活动开展难、日常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就要在“比学赶超”做文章下功夫。就“比学赶超”四字而言,就是以“比”来找出差距短板,以“学”来提升素质能力,以“赶”来实现提档进位,以“超”来争做标杆示范。以优者为榜样,在“学”中求进步,以目标为导向,在“赶”中定方向,以发展为重任,在“超”中谋创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似一种调侃,却有一定道理。知己知彼,见贤思齐。“比”是前提,比自觉,让差距小之又小。党员干部要鼓足“比”的勇气,主动比、全面比,特别是能够体现发展实力和水平的指标都要比一比。敢于横向比,同别人比、同先进比,不能总想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跳出井底,方知世界之大。通过“相互比较找差距,相互比较学经验、相互比较抓落实、相互比较谋提升”的方式,把“比”的参照物定得更高些、更强些,跳出系统、行业,区域、疆界,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梳理工作排位,正视差距、剖析原因、汲取经验,做到进步不骄傲、退步不气馁、踏步不松劲,始终以清醒头脑和积极行动勉励自己、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实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是基础,学状态,让本领强之再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下足“学”的功夫,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坚持向书本学、向人民学、向实践学,持续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以厚积薄发的“学习力”提升晋位争先的“超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养成良好学风状态,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发扬“拿来主义”精神,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通过多种方式“请进来、走出去”,借鉴别人的成功模式,放大格局、放宽视野,对标先进学,立足岗位学。坚持干什么学什么,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专业能力,把自己锻造成为各项工作的行家里手。

纵使骇浪当前,我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纵使关山难越,我必“风卷红旗过大关”。所谓“赶”就是要“快速追上去”,“赶”是关键,赶劲头,让作风优之更优。这是晋位争先必备的精神状态和必经的实践过程。要铆足“赶”的劲头,立行立做,锁定目标盯着排头干,全力以赴,快马加鞭朝着先进赶。奋进路上,风雨交加是常态,而风雨无阻、风雨兼程是必有的心态和状态。要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在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弯腰、困难面前不推脱、挑战面前不畏惧。发展不等人、竞争不等人,历史更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目标锁定、决心下定,就不能“雪拥蓝关马不前”,必须“快马加鞭未下鞍”,以只争朝夕、日夜兼程的紧迫感,马不停蹄跑出晋位争先“加速度”。

“迎风起势疾驰远,奔竞不息立潮头”。“比学赶”最终是为了“超”,“超”是目标,超一流,让成效好上加好。如果没有实现“超”也就没有真正实现晋位争先,还需继续努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牢固树立“一流意识”,将“追求卓越”视作重要的发展取向,要敢于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将“创造奇迹”视作重要的实践要求,争当本区域、本行业、本领域内排头兵。要在“争第一”基础上实现了“创唯一”,做到了无中生有、人无我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以“干就干最好、做就做极致”的优良作风,把优势做成亮点,把亮点做成精品,坚持做创造奇迹、输出经验的典范。持续在创业、创意、创造、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推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有更高含金量的“唯一”。

“比学赶超”是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于“评”,因为“评”是实绩,激发的是内核动力。于先进者而言,“评”是鼓励,于后进者而言,也是继续前行的动力,更是突破瓶颈的利刃;“评”是鞭策,在于让先进者有“奔头”,让后进者有“压力”。在新时代百舸争流的赛道上,党员干部要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时时打擂台、事事赛实绩,个个有压力、人人有担子,以态度感染态度、以作为促进作为,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工作格局。

相信唯有奋楫勇进“比学赶超”,方能逆风破浪“全局出彩”。(文/刘鑫)

编辑:潘海辉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