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罗建华 发表时间:2024-06-16 11:18
金羊评论  作者:罗建华  2024-06-16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全国两会上作出深入阐释,各地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精准施策,不断厚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显现新成效。看西部,以新能源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加紧布局建设;看中部,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看东部,一座座重点实验室全力攻关,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呈现交叉融合、高度复杂和多点突破的态势,以无所不在的渗透性、扩散性、带动性广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让新质生产力展现出比传统生产力更加强大的科技内核。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能够蓄积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有助于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新质生产力理论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眼点,将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点,突出创新起主导作用,明确了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阐明了技术革命性突破引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一主导路径。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比超80%,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多年来,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领域。这些行业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必须承认,在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约束趋紧等大背景下,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消失。只有走深度转型升级之路,靠技术创新、要素创新等,催生出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才能重塑竞争新优势。对各地来说,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喜新”不“厌旧”,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对传统产业而言,不能固步自封,要正视其中存在的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首位。新的起点上,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就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动力。(金羊网 文/罗建华)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