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身到心到,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切实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7月10日 人民日报)
“有效期”这一词大家都理解,是对某一种产品或某种服务的质量保障和服务期限约定,超过这个时间点,产品质量会得不到保证,服务也会终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改革开放造福人民、惠及人民,是历史的结论。这背后,是国家真金白银的投入。投入力度,彰显民生温度。回想十八大以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一份份书写百姓福祉的民生答卷,在绵绵用力中向前铺展。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回顾过去十多年间,全面深化改革引领着社会民生的巨大变迁,就业、增收、就医、养老、住房,这些最关乎群众日常的领域,无不铭刻着改革的脚步和发展的力量。今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哪一项都需要我们更加持续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延长惠民改革“有效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改革的“先手棋”和“当头炮”,就要瞄准那些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改革的方针、政策、具体举措的“有效期”期限大大延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目的在于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把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各类困难群众,强化社会政策兜底保障功能,健全兜底保障机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织密民生需求保障网。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实际工作中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事业全面发展,织就更密更牢的民生保障网,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孙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