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将科学谋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更向党员干部发出了攻坚克难、奋发作为的动员令、集结号。
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出路在于改革,动力在改革,希望在于改革。“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要加强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干部大胆开拓、担当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顶层设计全面展开,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全面完成新一轮深化改革的任务一分靠部署、九分靠落实。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尤其是要认清改革所处的方位,坚持问题导向,形成改革合力,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勇当改革“闯将”,要“敢”字当头,永葆“探路者”奋进姿态。“敢干”不是虚干,更不是蛮干,而是要“会干”。一方面,要站在唯物辩证的高度谋事。多深入基层,多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既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形成指导工作实践的思路和对策,又要从整体布局上进行综合研判,全面观察事物的现象,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既要分析事物内部的关系,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这样才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另一方面,要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谋事。只有胸怀大局、眼有大势,方可提高站位谋建设,登高望远图发展,真正用宽广眼界和战略思维分析形势、思考问题、琢磨道理、谋划思路、把握未来,努力在改革发展大潮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勇当发展“干将”,就要“干”字为先,永葆“走在前”的奋斗姿态。工作靠实,事业靠干。当“干将”要有魄力,前怕狼、后怕虎,其结果必是一事无成。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于首创。在改革发展的大风大浪中,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做到该碰的硬必须碰、该担的责必须担。另一方面,要以“追求卓越”的精神,“拼命三郎”的干劲,“永远在路上”的韧劲,用创新的思维开拓新路、用创新的方法攻坚破难、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向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
勇当攻坚“猛将”,就要坚持以实干为标尺、以实绩论英雄,旗帜鲜明为“敢为天下先、敢闯无人区、敢做弄潮儿”的干部摇旗呐喊,撑腰鼓劲。常言道:“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点亮壮胆撑腰的“灯塔”,不让行得正、坐得端的党员干部“背黑锅”,是实打实的支持与保护。在改革深水区,干部越是“敢闯”“敢干”,就越容易触碰到既有规则的盲区。基于此,各级党组织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正确对待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偏差失误,建立相应的容错免责机制。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免除广大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以组织的“硬靠山”,为“敢闯”的党员干部“开绿灯”、为“敢干”的党员干部“兜住底”,让更多改革创新的“闯将”、高质量发展的“干将”、攻坚克难的“猛将”心无旁骛干事创业,勇挑重担奋发有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金羊网 文/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