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医疗、养老……这些既是百姓关切的焦点,也是长期以来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再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到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再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不论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原则,还是改革的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始终是改革前行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企业准入门槛大大降低,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司法改革深入推进,公平正义的阳光洒遍大地;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推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教育均衡化水平不断提升……回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一系列既有针对性又有含金量的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充分表明“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短板。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之力为民解忧、为民谋利,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拥有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回顾总结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将改革开放历史经验运用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激扬广大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步伐。(金羊网 文/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