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历史与现实表明,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总概括。它不仅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物质与生活境况,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逐步走向强起来的正确路径选择,是促进中国发展繁荣富强和推动世界和平稳定的强大动力。不仅使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而且也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汲取文化自信的磅礴伟力,以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走深走实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文化自信创造了前提条件。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又进一步打破了人民的思想藩篱。改革开放是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次大讨论不仅是党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觉醒,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变革,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观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支持和推动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来,实现了党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使人民的思想得到大解放,为新时代文化自信创造了思想条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与生机的根本前提,文化自信来自于也生成于不断进行思想解放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之中。思想解放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条件。然而,文化自信不是夜郎自大、盲目自信,而是建立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所以,只有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解放人民思想,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强国之林。
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文化自信奠定了物质基础。近代以来,由于闭关自守、发展落后,再加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疯狂侵略、大肆掠夺,造成了中国积贫积弱,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里对西方的物质技术和思想文化趋之若鹜,希望通过学习模仿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经验与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强大、复兴昔日荣光。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根本规律。事实上,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创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看得见、摸得着,没有任何人能否定的、实打实的巨大成就,逐步实现了从吃不饱穿不暖的境地发展成为解决温饱问题、实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飞跃,现在正在向强起来目标奋勇迈进。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也能极大提升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绝不是一厢情愿、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它需要立足于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是当代中国具有基础性意义的伟大实践。文化自信不是建立沙滩上的房子,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物质文明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石。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最大支撑。事实上,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增强了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腰板子硬朗了起来,让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坚强了起来,更能有底气、有定力、有自信地走向新的未来和开启新征程。在新时代的当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圆满收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无不极大地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指引。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才能生成。改革开放是从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开始的。长期以来,由于“左”倾思想的禁锢,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等这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一些具体观点方法论断等普遍化教条化神圣化,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不假思索地运用到各个领域,甚至把那些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牵强附会地强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制造了巨大的思想混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思想又回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重新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也再次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客观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心中有马克思主义丰富理论的坚定信仰,脚下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磅礴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党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把它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构建文化自信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提振文化自信奠定了深厚理论支撑。
改革开放完善了我国体制机制,为文化自信构建了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不断发展完善,并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巨大奇迹,这是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和进步的有力证明。“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这一伟大觉醒,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保持自己的优越性和进步性。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以后,曾经全方位展现了其勃勃生机和崭新局面,充分显示了无比优越性和无穷发展前景。后来,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滋生和不断蔓延,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陷于僵化,使社会主义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导致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到挫折。所以,“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是对自身革命性的刮骨疗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一场伟大革命,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调整、革命性重塑。制度是文化观念的凝结,是文化观念的客体化,但反过来制度的确立又强化了文化的价值体系,又从制度上规制了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经过4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解放,社会活力得到极大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美好愿景与光明前景,为提振文化自信构建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夯实了文化根基。改革开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重塑和弘扬。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丰富和博大精深的智慧充分地给予继承和弘扬——比如“天下大同”政治理想,“为政以德”执政理念,“民贵君轻”民本思想,“协和万邦”友善观念,“天人合一”和谐关系等等,都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历史智慧和政治智慧的精华。以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到了发扬光大,比如,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守不结盟立场,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弘扬多边主义精神,等等。改革开放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新时代、走进群众实践生活的同时,也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合”文化展现给了世界人民,不仅让世界见证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世界魅力,同时也彰显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世界意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靠的路径选择和可信赖的价值参照。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五千年优秀成果基础之上的,贬低或者无视这些优秀文化成果,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中华民族一贯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理念,不仅保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个性与永恒魅力,而且也促进了世界文明进步融合与人类文明和平发展,夯实了重塑文化自信的文化根基,极大地提振了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金羊网 文/仇小敏 潘健)
作者简介
仇小敏,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广东乡村建设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