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构建“大城市大养老”新格局,绘就岭南“幸福图”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李红军 发表时间:2024-08-24 11:09
金羊评论  作者:李红军  2024-08-24
当下,打造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改革开放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广州民政部门完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着力构建人人享有、人人可及、人人可担、人人参与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市200多万老年人把养老服务网织得更密更牢,奋力绘就老有颐养幸福画。

当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有所养问题日渐突出。基于这种情况,广州市把老人安度晚年当成一件民生工程来抓,创新养老体制模式,构建起“大城市大养老”的新格局,为实现老年人口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和示范引领。

打造“智慧养老”新模式,让“银发经济”触手可及。当下,打造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改革开放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民生福祉。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要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在广州,银发经济正踏浪前行,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8月23日,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老博会”)开幕。今年会场增设“黄埔智慧康养设计大赛展区”,展示产品涵盖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多个创新领域。这些产品源自去年11月揭幕的首届广州智慧康养(适老)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创意涌动,国内外近400支参赛队伍踊跃参与;“产学研”联动,广州首批两个智慧康养(适老)装备展示体验中心落户黄埔区,其中一个还设在校园里、养老院旁,参展企业得以更快获知市场反馈,对产品迭代升级。银发经济一头连着人们的享老需求,一头连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遇。通过创新发展,不断形成养老新模式,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到“智慧成果”,为老年人晚年幸福平添了几分筹码。

完善设施,精细服务,体现“多样化”,打造养老便民“服务圈”,让养老有了“多选题”。老年人年事已高,行动多有不便,想老年人之所想,急老年人之所急,为老年人提供完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在天河区,天河南街颐康中心曾为一对年过八旬的空巢老人建立家庭养老床位。通过适老化改造、制订照护计划、提供配餐服务和健康监测等方式,几个月的时间里,老两口的体重增加了,精神面貌改善了。在增城区,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结合当地的文旅资源,推出“养老大配餐+乡村旅游”模式,让游客在游览美好风光的同时体验不同镇街的助餐配餐服务。广州目前已建成颐康中心178个,具备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助餐配餐等功能的颐康服务中心(站)2839个,实现村居全覆盖,“1+N”综合性基本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建成。细化的措施,精准的服务,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保障,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政策加持,融湾提速,“北上”养老渐成趋势。好的政策产生了感召效应,精细化的养老模式不但受到广东人的青睐,还吸引了港奥同胞“北上养老”。今年恰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作为粤港澳合作的四大平台之一,广州南沙不断续写着粤港澳大湾区双向奔赴的民生故事。2023年4月,广州率先在南沙试点放开户籍限制,符合条件的港澳老年人可申请入住南沙公办养老机构。如今,“北上”养老逐渐成为港澳老人的新选择。2023年以来,广州民政部门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民政领域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大湾区畅行的“高速路”增添民政底色。今年年初,《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发布,为“跨境”民生按下“加速键”。同时,广州将“争取首批2-3家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香港特区政府‘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列入民政工作报告。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中列在首位的重要部署。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在养老方面也是尽显优势。

构建“大城市大养老”新格局,绘就岭南“幸福图”。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排头兵,不但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挑大梁”,在民生养老方面也是不断构建新的发展格局,通过创新手段的实施,让老有所养由愿景变成现实。广州市“大城市大养老”的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金羊网 文/李红军)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