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虚粗拖”,就是指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不良作风和行为,具体包括怠慢、虚假、粗心和拖延。怠慢表现为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对待群众诉求反应迟钝,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虚假则指在工作中弄虚作假,不实事求是,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夸大成绩、隐瞒问题;粗心体现在工作中粗枝大叶,不细心、不严谨,容易导致工作出错或疏漏;拖延则表现为对工作推诿扯皮,不按时完成任务,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进度和效果。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损害了政府和干部的形象,影响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常练“作风纠治”之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风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永恒课题。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党始终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推动干部作风的转变和提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怠虚粗拖”等突出问题,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如“亮学赛督治”,使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公开透明的岗位职责制度,强化监督,确保每一名干部都能在阳光下履职尽责。
常练“补能力短板”之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干部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补足干部的能力短板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组织部门应通过举办各类专业能力培训,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和基层一线学习历练,不仅能提升了干部的业务水平,更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点单式”精准培训,让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常练“比学赶超”之题。“君子之学也,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深化干部作风能力建设,不仅需要个人的自我修养,更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党组织特别是组织部门要开展“四抓三比”等擂台赛,激发了干部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等机制,确保各项任务的高效推进,解决各类问题症结。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干部的工作效率,更能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常练“以优促改”之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考促干、以考促优,是提升干部工作效能的有效手段。通过优化改进考核体系,全方位督实考准,树立干部正确的政绩观,使干部更加注重实际工作成效,而非表面文章。这种考核方式,既是对干部工作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其能力水平的提升。通过“日监测、周调度”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种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金羊网 文/王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