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是对事业发展和领导活动的重要规律性认识。决策和执行作为推进工作的基本环节,都很重要,为什么我们经常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呢?其根本道理在于,抓落实作为作决策的后续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所涉及的战线和领域、所直面的矛盾和问题,多数情况下比作决策更多一些。同时,再好的决策,如果执行不力、抓落实不到位,就见不到成效,或者达不到预定目标。(7月6日 人民日报)
发扬钉钉子精神,是指做事情要有一种稳扎稳打、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之江新语》一书有篇《抓落实如敲钉子》。文中,以“钉不到点上”,比喻“撒胡椒面”、浅尝辄止、朝三暮四;以“只钉一两下”或“钉个三四下”,阐明“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的道理;再拿“敲钉子也不能光凭着一股蛮力,逢墙乱钉”,来讲述“抓落实还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稳扎稳打,持之以恒。实际上,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钉钉子精神是指做事要像钉钉子一样,沿着事物正确方向和规律,找准发力点,选好突破口,避免钉歪。干事业何尝不也是如此?一个单位、一个地区面貌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沿着正确的目标持之以恒。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干事创业,目标任务一旦确定,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全力以赴,久久为功。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是我们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力透木石,精准锤击。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精准锤击“改革之钉”方显坚韧决心。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干不好工作的。改革任务千头万绪、任重道远,推进改革落实既要十个指头“弹钢琴”,更要提纲挈领抓住“牛鼻子”,根据轻重缓急确定各项改革任务的起止时限,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完成。只有朝节骨眼发力、在要害处使劲,分清落实事项的主次和先后顺序,在突出重点中抓改革落实,才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的效果。
智选方位,巧施巧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钉子之入木,非但需力,更需智,只有准确判断位置,巧妙运用角度,方能使改革措施精准对接社会需求,稳健推进。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是复杂尖锐,硬骨头越难啃,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只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勇于向问题叫板,才能克服种种阻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取得改革的成功,才能把“大写意”的改革宏伟蓝图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要先从最急迫的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社会各界最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也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先落实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达到满盘活的重要改革举措。
因势利导,借力打力。“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全局观审视工作布局,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这不仅意味着要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及时发现制约发展的“瓶颈”,还要善于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借力打力”,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在实践中,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因势利导”,在复杂形势中寻找机遇,灵活调整策略,确保每一项举措既能解决当前问题,又能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绝非一蹴而就、一日之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在机遇面前,当以“精准锤击”的敏锐,紧盯目标、心无旁骛,主动出击,把握先机;在困难面前,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锲而不舍、坚韧不拔,迎难而上,不退缩、不逃避;在风险面前,则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绝,积极应对,不畏艰难,不躲闪。切实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敢字当头、不怕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一锤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金羊网 文/王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