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老百姓关心什么,改革就推进什么。就业、社保、求医、入学……这些都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拖延不得,更不能推诿扯皮。(9月12日 新华网)
立政之道,察吏为先。干部考核是检验干部干事创业成效的有效途径,也是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一定意义上说,“考什么”就决定了他们“干什么”,“怎么考”就左右着他们“怎么干”。考核指挥棒用得好,就能够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相反,考核指挥棒用得差,就有可能挫伤干部工作激情,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生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众所周知,知事识人,历来不易,如何考准考实干部政绩,是个难点。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GDP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改进年度考核,重在一个“准”字,这对考核内容的设置与考核方式的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一名干部,就不能忽视其平时表现。考核是干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助推器、风向标,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工作需要不同分工,个别干部便在显绩和潜绩中做“选择题”,热衷于立竿见影的显功。健全干部日常考核制度,应以平时承担的工作任务为依据,通过经常性走访、季度座谈、跟踪考核、定期分析等方法,多掌握干部在平时履行职责、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实绩表现,做到干部实绩创造在哪里,干部考核就跟踪到哪里,破除一次性测评的弊端,引导干部把功夫下在平时。
“只耍嘴皮子、不干实际活”。实则就是将那些搞“假大空”“只耍嘴皮子、不干实际活”的干部一律严肃处理。这就要注重发挥考核实效,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敢不敢担事、愿不愿做事、善不善干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将那些政治过硬、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好干部及时大胆用起来,坚持“奖优”与“罚劣”双向发力、同频共振,把考核结果运用与“三项机制”结合起来,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职务与职级晋升、评优树模相挂钩,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让表态多、行动少、落实差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真正发挥考核正向引导、逆向约束作用,
真正让考核评价“指挥棒”转化为选人用人的“风向标”。“考”是基础,“用”是关键,考核结果只有真正用起来,才能体现价值、发挥作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价紧密衔接起来,优化“担当指数”量化评价体系,推行干部履职清单制度,全面掌握干部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怎么干成的,精准分析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前任基础与现任业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客观公正提出问题和不足,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权力观错位与否、事业观偏差与否,坚持绩由事考、人以绩论,以考核结果评优劣、论英雄,倒逼干部作风提升、能力提优。但考核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不仅要考出优劣高下,更要考出活力动力,激励干部在更高参照系上奋楫争先、向上攀升。(文/王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