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国,正成为外国人眼中的“新时尚”。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六成左右,许多城市成为外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从今年夏天“City不city”走红网络,到“China Travel”火爆国庆……众多外国人纷至沓来,游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城乡大地,在多元的中华文化中寻觅他们眼中的“诗与远方”。曾几何时,国人以出国旅行为自豪,节假日携家人走出国门旅行,成为一年当中计划很久的“大事”。如今,中国节日涌入“世界流量”,被外国游客反向“种草”的国内游“火”了,入境游热度不断攀升,一系列新变化无不彰显着中国的吸引力和开放姿态。
“中国游”的升温,离不开直抵心坎的政策之“暖”,以及各地的共同努力。中国已同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16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对54个国家实行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游客来华流程不断简化,在华体验不断优化。体验感提升,往往是国外游客在异客他乡尤为看重的关键方面。将心比心,当我们走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如果“衣食住行娱”都能轻松应对,那么就旅途顺畅、心情舒畅,自然就会产生好感。而免签,就为国外游客省了不少麻烦,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更加贴近日常。除此之外,我国各地不断扩大开放姿态,用全球的眼光壮大文旅业态,以更暖心的“磁场”吸引国外游客“用脚投票”。北京推出了《境外初次来京人员城市服务指南》,系统提供各类生活服务信息;上海在出租车和地铁站配备外卡支付设备;成都、西安等8个城市正试点便利来华人员支付的新举措,让“扫一下”可便捷付款,“碰一下”可快速支付……一招一策,每一步旨在为全球游客提供更加顺畅无阻旅游新体验。
“China Travel”火起来,关键在内容的核心驱动力强起来。随着旅游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外国游客在华旅行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而是追求沉浸式体验。“世界流量”涌向中国,来自五湖四海的海外游客打卡中国大地,来了去哪里?游什么?能够留下哪些美好的记忆?如何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一个个问号,都是对各地文化旅游服务能力的一大考验。这便需要,各地当精准对接游客和市场需求,打造更具内核价值的文旅新业态、强磁场。乐见各地因地制宜,深耕文化内核,打造更多让人流连忘返的文旅场景。在庄严肃穆、古色古香的故宫红墙前,在弥漫着浓厚历史气息的西安古城街头,海外游客可身着绚烂的传统服饰定格美好瞬间;在讲究“茶道”的茶馆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可细细品味香醇的茶汤,欣赏茶艺师高超的茶艺……外国游客所到之处,都能深刻感受到异域他乡的独特文化韵味。而文化价值,正是外国游客反向“种草”国内游重要选择之一。
我们愈发觉得,文旅“出圈”,贵在讲好中国故事。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旅游已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重要桥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不仅沉浸在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之中,更近距离感受中国的发展变迁,在广袤的田野间亲眼目睹中国大美“丰”景图,品味中国农民由内而外释放着的勤劳质朴精气神,在日新月异的街头上见证中国经济的生机活力,感受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因此,让中国文旅真正“出圈”国际,在全世界绽放光彩,关键在于讲好中国故事,深挖每一帧变迁背后的动人故事,在传播好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中国文旅的“磁吸力”。比如,可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汲取营养,将那些鲜为人知但又极具价值的故事挖掘出来,通过创新的方式呈现给世界。而在呈现方式上,可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海内外游客打造更多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流量”的同时,让中国的文旅品牌更加鲜明、有特色。
乘势而上,打造特色,厚植内涵,热情待客,各地亟需进一步敞开开放的怀抱,迎接源源不断流向中国的“全球游客潮”,推动中国文旅事业真正迈向世界舞台,赢得全球的广泛赞誉。(金羊网 文/一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