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河图镇中图村专门为来村务工的外村人吃上午饭而设立“种粮食堂”。短短几个月,周边上河村、虎头村、冒水村等地来中图村务工的村民累计已有200多人,他们中午都到“种粮食堂”就餐。最近是水稻收获时节,前来帮助收割的村民对“种粮食堂”连声点赞,纷纷表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便民食堂,让我们庄稼人也吃上了“工作餐”,感觉特别暖心!
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现正是田间水稻收割之际,想从周边村子招人,但没有人愿意来,因为没有地方吃午饭,如果赶回去做饭,赶车不方便,时间也来不及。保障夏粮颗粒归仓,不仅是农户们的头等大事,也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当地政府了解到群众的急难愁盼,设立了“种粮食堂”,可谓将好事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一方面,能及时把夏粮收割,另一方面,还能提升政府口碑,算得上“一举多得”的惠民之举。
“种粮食堂”,表明当地政府深入基层,贴近民心,时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放在心上。为人民服务,其实很具体也很琐碎,就包括和体现在“种粮食堂”这一类关系百姓衣食住行的“小事”上。夏粮收割是民生大事,更是民心大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农户能提早把夏粮收割,不单考验着当地政府的智慧和能力,也考验着为民情怀和服务意识。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你能否想到,能否做到,更能否让群众满意。有少数领导干部觉得现在的群众似乎不太好“服务”,要么费神费力,还不领情;要么群众诉求太繁多,解决一桩又来一桩,根本就没有停歇,大为烦恼。其实,“种粮食堂”给我们很好的示范,很多时候服务就如“润物细无声”一样,知民心,解民难,从细微入手,从眼下做起,这不只是工作方法,更是工作作风的反映。
群众利益无小事,枝枝叶叶总关情,为民服务要落实,重要的是看能否贴心、舒心、安心,让更多为民服务得到“小赞美”,不仅是对当地政府行为的肯定,更是把党心民心紧紧相连,更好强民心、聚民心、暖民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只有这样,群众才能实实在在享受到发展红利,党员干部才能真真正正走进群众心里。(文/江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