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根基

来源:金羊网 作者:曹艳红 发表时间:2024-10-17 07:49
金羊网  作者:曹艳红  2024-10-17
“第二个结合”在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根基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识提升到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把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到了新高度,也把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提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在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根基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二个结合”具有鲜明的大众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要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的内涵和定位各有侧重,又互相关联、有机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对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度与广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来讲,“两个结合”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紧密相连的重要命题。不论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还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和内涵,但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角度看,又各有侧重。“第一个结合”侧重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特征,强调实事求是,从当下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来准确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来解决时代提出的课题。“第二个结合”侧重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征,着重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融通,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联结贯通,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日用而不觉。“第一个结合”是把外来的马克思主义植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具体实际,“第二个结合”则是把融入本国、本民族具体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植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更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更能够深入内心。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从“第一个结合”提出之始就包含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一定会与人民群众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念相遇,直至产生正向的化学反应,才能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指导中国实践,解决中国经济社会所面临的问题。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国的特性”“中国的特点”就同时包含了中国革命、中国历史文化的具体实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就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又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指向。

我们党从长期历史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植根于本国的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源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尤其不能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关于如何宣传阐释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做到“四个讲清楚”,就更容易让广大党员群众更深入地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内涵、价值和意义。

“第二个结合”既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激活、改造,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文明因子,也是让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获得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华文明的滋养,进而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双向互动、彼此成就。在“第二个结合”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必将大大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将拥有更深厚的文化根基、历史根基和群众根基。

“第二个结合”具有突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近代以来,“古今中西之争”成为中华民族仁人志士挽救民族危亡、寻求繁荣富强的思想论战,跨越近两百年历史长河,至今尚未完结。这期间,持全盘西化、自由主义者有之,持本位主义、复古主义者有之,持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补者有之,但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救亡和伟大复兴实践中,持续推进真理本土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伟大胜利。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第二个结合”,认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在文化发展层面上,对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的一次思想解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前景有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奠定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我们党的历史上,可以说有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以延安整风为代表,把思想从僵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进而打赢了解放战争,实现了国家独立。第二次以改革开放前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代表,把思想从僵化认识社会主义,特别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解放出来,进而实现了国家富裕。这次是第三次思想解放,以“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代表,把思想从僵化追随西方现代化中解放出来,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三次思想解放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对从近代鸦片战争起就困扰文化界、且为大众所熟知的“古今中西之争”提供了有效的破解之道。

衡量一个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始终离不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近两百年来,中华文化主体性从被他者俯视,到被自己否定,再到逐步恢复自我认同,经历了困苦挣扎的过程。我们国家曾经被动卷入了西方主导的现代化体系,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许多国人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美国化,把文化主体性和文化主动权拱手于人。但实现现代化离不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式现代化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又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中华文化主体性重新确立、文化主动权重新掌握并巩固的一个关键性历史节点,标志着我们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达到了新的高度。

“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1902年,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第二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新时代,面临新要求、新任务而提出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指南,是正确处理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实理论,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未知、冲破历史迷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清醒、自觉和坚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可以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去进一步探索适合国情、面向未来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创新,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金羊网文/羊城晚报评论员曹艳红)

作者简介:曹艳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研究专项委托项目“‘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研究”(项目号:GD24WH07)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