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以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 赋能文化强省和经济大省建设

来源:金羊网 作者:郭跃文 发表时间:2024-10-17 07:49
金羊网  作者:郭跃文  2024-10-17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建设成就斐然,文化建设气象升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依托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拓展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建设的新场景、新路径,促进文化事业大繁荣和文化产业大发展,是广东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推进文化强省和经济大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物质富足的现代化,也是精神富有的现代化。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必须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量能和质效。新质生产力源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是其核心标志,创新是其特点,质优是其关键,本质就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坚持以数字为载体,以互联网为空间,以5G、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AI大模型、数字孪生、3D投影等信息技术为工具,能更有效率地促进文化创造,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业态,以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供给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实现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二、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广东具备“走在前列”的产业基础优势、创新资源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建设成就斐然,文化建设更是气象升腾。早在2003年,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2010年,开始规划部署文化强省建设。步入新时代以来,广东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谋篇布局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2023年6月,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1310”具体部署,把“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列为必须取得的十大新突破任务之一,对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建设好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作出部署。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广东具备“走在前列”的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体制机制优势。

一是产业基础优势。近年来,广东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新业态集群,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4256.63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6210.6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7,年均增速超过10%。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483亿元,占全国的17.36%,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在数字技术的加持赋能下,广东形成了龙头突出、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布局,新闻、出版、电影、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4K/8K影视、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新型文化业态集群异军突起,智慧广电、智慧出版、电竞、直播短视频、云游戏、云音乐、云演艺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前瞻布局。2023年,在文化产业9大门类中,广东有7大门类的营业收入全国占比超过10%。体量大、头部强、门类全,是广东文化产业的鲜明特征。

二是创新资源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培育和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成果转化体系等创新资源的集聚。广东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持续多年领跑全国,企业协同创新加速推进,教育体系、研发经费、人才集聚等创新要素整合力不断提升,构成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资源禀赋。以“文化+高科技+产业资本”为主要特征和发展模式的文化科技产业、数字文化产业,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而日益深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覆盖城乡、体系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实践,富有岭南韵味、时代风采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创作实践,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三是体制机制优势。体制机制等体系支撑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孕育的沃土,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广东携手港澳推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快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这些举措有力地打通了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厚植了培育和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新优势。

三、积极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

当前,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到文化产业领域,正在重塑舆论生态、传播形态、文化业态。培育好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要创新思路、形式、载体,用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在以文培元、以文化人、以文弘业、以文传声中做大文化产业规模,打造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重要高地、文化新业态的策源地、文化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以文化强省有力支撑经济大省挑大梁。

扭住三要素,全面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扭住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下硬功夫。要培育文化领域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要畅通科技、教育、人才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打造高水平的文化领域科技人才队伍。要孕育文化领域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优化提升文化产业链价值链。要通过“文化+”和“+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等新质生产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岭南文化大数据体系,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要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加快构建高效协同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批文化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要创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平台和渠道,加速重构文化生态、应用场景和发展模式。要大力实施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工程,借助现代技术,大力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发展红色文化,增强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粤剧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感染力。要拓展文化领域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提升,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大大拓展。要用好广东文化产业门类齐全、创新资源丰富的产业基础,全方位培育和发展广东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要持续打造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的领军企业、特色企业、“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文化独角兽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锻造一支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科技粤军。建设覆盖全省的国有出版物发行网络、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数字电影院线以及演出院线,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新型文化市场流通形式。

把握“人文湾区”建设机遇,力促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要以岭南文化为纽带,促进粤港澳三地扎实推进“共建人文湾区”,推动大湾区文化创新协同发展,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要坚持文旅融合,依托大湾区特色优势及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构建文化历史、休闲度假、养生保健、邮轮游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要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实现美美与共。要紧紧依托广东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占全国五分之二、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势,持续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扬帆出海”的力度和规模,倾力打造对外文化交易的重要阵地,建设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要强化广州、深圳的带动效应,高标准建设广州、深圳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及省级基地,培育一批文化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全国文化科技应用示范中心。支持广州打造动漫游戏之都、全球创意城市和文化装备制造中心,支持深圳大力发展时尚产业,打造设计之都、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形成百舸争流、百花齐放之势。

统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必须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要求,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住“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通俗化的理论宣讲,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深入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全域文明创建工程,大力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以思想之光、文化之光激发全省干部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

(金羊网文/羊城晚报评论员郭跃文)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