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型消费展现出蓬勃活力。从虚拟人物“活”起来的数字体验馆到指尖技艺“活灵活现”的“非遗手工”坊。各地用新创意、新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经济新活力。“非遗”手工制品相关的消费热如今持续升温。近期社交平台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非遗类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200%,购买非遗制品的用户数增速更是超过300%。团扇、竹编、剪纸等“非遗手工”制品销售火爆,不少年轻人亲手参与制作,深入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态呈现和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百姓推开富裕之门的重要动力源。非遗传统美食、剪纸、糖画、刺绣、秧歌、腰鼓、手工画、雕塑、陶艺、漆器、金属工艺等类别,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不仅是镌刻在历史书页上的“记忆”,更是代代传承的技艺和精神。新时代新征程,要挖掘非遗“富矿”,重塑非遗新业态,讲好非遗故事,既要发掘非遗特色化、传统化、民间化、个性化的美学价值,也要坚持人才赋能、科技赋能、创意赋能,打造消费新场景,探索非遗新模式,让“指尖技艺”创造“指尖经济”,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创新传承方式,让“非遗”遇上“时尚”。秦腔高亢、南音悠扬的非遗声音;蜀绣苏绣各具特色;华服国风;粽子月饼……非遗的表现形式多样,要推动民族手工业的发展,让“指尖技艺”在创意加持下,有新的表达,推动中华文化、生产要素、产业链条、销售渠道的融合,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各地“非遗手工”,让更多人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建设非遗工坊6700余家。诸多新工艺、新设计与非遗元素融合,创造出一系列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为非遗传承人带来了与市场接轨的机会。思路一变天地宽。让非遗“活起来”,关键在创新突破,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让非遗“潮起来”。
数字技术为翼,让“品牌”提升“价值”。“非遗手工”要更好地“走出去”,不仅要用好现代宣传方式,强化科技支撑,插上“数字翅膀”,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更好地了解非遗的厚重历史、文化意蕴,这是瑰丽的文化瑰宝,是民族的智慧结晶,是留住“乡愁”的青年纽带,是鲜明的“中国符号”。借助直播间、短视频、新媒体、线上平台、专题节目等,多种方式,让我们近距离了解非遗,也塑造独特的“非遗品牌”,着力提升非遗产品价值,在推动非遗出村、破圈、进城的过程中,让非遗“见物见人见生活”。
活跃的新消费,让“技艺”变成“经济”。非遗产品是“看得见的风景”,要尊重非遗传承,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让非遗成为“带得走的情怀”,真正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知度的不断提升、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技艺的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传统文化产品买单。消费是最终需求,坚持供需双向发力,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让古老非遗既“有看头”又“有赚头”,丰富多元体验、激发创新动能、挖掘内需潜力,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让“非遗手工”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既要留住手艺人,体现非遗价值,也要守住非遗精神,着力打造非遗品牌,让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实现非遗保护和产业发展双赢,让人民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金羊网文/婧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