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远更稳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章平周 发表时间:2024-10-29 16:43
金羊评论  作者:章平周  2024-10-29
低空经济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开放,低空经济已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

从飞播造林到物流运输,从空中游览到交通出行……作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丰富和拓展应用场景,“飞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在10月25日开幕的第二届CATA(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大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低空经济实践经验,共谋低空经济发展新未来。

低空经济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经济性综合形态。低空经济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开放,低空经济已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

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低空经济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注册无人机204.9万架,持有合格证的无人机企业总数超过1.7万家。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注重人才培养,让低空经济飞得更高。人才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目前,我国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高校和职业院校应积极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航空器研发、飞行操作、运营管理、安全监管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企业也应通过培训、实习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为低空经济的高飞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拓展应用场景,让低空经济飞得更远。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且具有巨大的拓展潜力。在北京,首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正式开通,可以为游客配送应急救援、食物等物资;在广东深圳,上万架无人机布满夜空,为广大市民演绎精彩的震撼大秀;在江苏昆山,飞往上海浦东机场的直升机载人航线正式开通,将原本2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30分钟内;在河南安阳,启用无人机送餐,航程15公里,载重4.5公斤,为物流开新篇;在青岛平度,植保无人机助力农田管理,省时省力……都展示了低空经济在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领域的广阔前景。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挖掘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将其与更多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带动新产业。例如,在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展城市空中交通可以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在应急救援中,低空航空器能够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提高救援效率。通过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低空经济必将飞得更远,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守牢安全底线,让低空经济飞得更稳。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低空飞行安全是世界级难题,随着低空飞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指出,安全是底线红线,安全得不到保障,低空经济将无从谈起。我们必须建设智慧的新型基础设施、智能的保障体系和先进的监管体系,确保低空飞行安全。一方面,要强化低空飞行器监管,严密防范信息泄露,提升低空飞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为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此外,还要研发更加先进的导航系统、避障系统、通信系统等,提高低空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飞行能力。只有守牢安全底线,低空经济才能飞得更稳,实现可持续发展。(章平周)

编辑:潘海辉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