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模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金羊网评 作者: 发表时间:2024-11-10 10:32
金羊网评  作者:  2024-11-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党建+”模式为核心,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方法,正全方位推动乡村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目标大步迈进,为乡村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努力绘就一幅幅美丽富饶的新时代乡村画卷。

“党建+组织”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头雁矩阵”。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领,强化党建对组织建设的助力,能让乡村发展拥有更强劲的领导力。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选拔优秀的党员干部,能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在这一模式下,乡村党组织不断完善自身架构,增强凝聚力与战斗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积极学习新政策、新理论,以更好地指导乡村工作。同时,注重对后备干部的培养,确保乡村发展拥有源源不断的领导人才,让乡村在振兴之路上始终有方向明确、能力卓越的“头雁”领航,保障乡村建设沿着正确、高效的路径前行。

“党建+产业”模式,探索乡村振兴“致富路子”。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是乡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依据乡村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产业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他们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从产业发展规划到具体实施,党建引领无处不在,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激发乡村经济活力,让乡村在产业发展中找到可持续的致富途径,使乡村经济不再单一、脆弱,而是充满韧性和潜力,向着现代化产业体系迈进。

“党建+治理”模式,绘就乡村振兴“宜居画卷”。良好的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党建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保障。党组织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推动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在治理过程中,发挥党员在调解矛盾、维护治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同时,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发展,让乡村既有绿水青山的自然之美,又有文明有序的人文之美,打造出村民安居乐业、游客流连忘返的宜居家园,使乡村成为承载乡愁、充满希望的美好之地。(黄凤婷)

编辑:杨浩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