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才、项目双向交流纽带,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助推家乡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为激活流动党员“先锋基因”,山东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大力实施“归雁工程”,积极动员“双带”能力强的流动党员返乡任职、创业。截至目前,在各级流动党员党组织的引领号召下,已有146名流动党员返乡任村“两委”委员,400多名流动党员回乡创业,涌现出一批奉献家乡、回馈桑梓的先锋模范。
流动党员“归巢”,为乡村振兴带来资源和产业。流动党员大多是中青年党员,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是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带头人。要让更多流动党员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就需要拿出“千金买马骨”的诚意,以求贤若渴的姿态,鼓励更多的流动党员返乡,激励他们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流动党员服务家乡热情,就需要做好家乡发展的宣传,让流动党员在切切实实的乡村变化中,看到乡村的广阔前景,也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释疑,利用丰富活动展现乡村风采、感受家乡变化、激发桑梓情怀,增强乡村对流动党员的磁引力,也要以座谈会、恳谈会,了解流动党员返乡意愿,针对他们的鼓励,给出承诺,让流动党员受触动、受感召,愿意带着资源、带着产业,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谱写新篇章。
流动党员“任职”,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先锋力量。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让他们做好表率,当好先锋。因此,要发挥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构建“流出地+区域+行业”三重组织关系,对流动党员进行动态管理,了解他们的优势特长,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着力把流动党员放在更适合的岗位上,在乡村振兴中扛重任、挑大梁,站在群众的最前面。同时,流动党员扎根乡村,不仅能够更快速地转变身份和角色,也能把对乡村的情感、构想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股强劲动力,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带给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流动党员“奔涌”,为乡村振兴绘就带富新画卷。“流动党员”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流动资源”,要重视这部分力量的开发和利用,既要对本土流出去的流动党员进行回引,也要让流进来的流动党员有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愿意留下来,让乡村的流动党员力量更强大。同时,要讲好流动党员故事,让他们看到乡村广袤大地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这里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利用人才驿站,积极搭建在外能人干事创业平台,建立“回村任职服务专员”机制等,畅通流动党员的返乡渠道,让他们在助推家乡发展中,带动更多的人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带富一方中吸引更多的流动党员返乡创业,更好地实现自身事业和家乡发展的“双向奔赴”。(金羊网 文/李敏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