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不负“食”光,在孩子心里种下爱粮节粮的“种子”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朱波 发表时间:2024-12-07 10:17
金羊评论  作者:朱波  2024-12-07
在孩子心里种下爱粮节粮的“种子”,让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真正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明确强调“强化青少年教育和勤俭节约家风建设”,把粮食安全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国情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习惯”。可见,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三岁小儿都会背的《悯农》诗,在物丰价稳量足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还会去细品其背后的深意呢?“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仅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端牢粮食饭碗的现实要求。

那么,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到底该怎么抓?“小小一粒米,来之不容易,小朋友别浪费,勤俭节约最可贵……”令人欣慰的是,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升旗仪式上,响起了这首儿歌。稚嫩的童声伴着活泼的手势舞,将“珍惜粮食”的宝贵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纯真的心间。

“文明用餐,从我做起”“吃多少,拿多少,今天我光盘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很多学校食堂墙上,张贴了这样的海报或宣传标语,还有的学校利用师生同餐之际,播放“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视频,其目的就是大力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珍惜粮食、不挑食,按量取食、不浪费。

节约粮食要从小灌输,让孩子养成节俭省用、不奢侈、不浪费的好习惯。孩子的心灵其实就是一张白纸,正是辨别是非黑白、认清善恶美丑的关键时期。基于此,教育孩子要特别重视从餐桌抓起,从幼儿园、托儿所和学校食堂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从餐馆、饭店抓起。成功源于日常习惯,习惯塑造人生。教育孩子节约粮食,光有态度、有决心是不够的,关键是要通过长时间塑造,当发现孩子有了节约粮食的初步行为,就应该及时鼓励、表扬孩子,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环境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粮食浪费现象的普遍存在,无疑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试想,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肆意浪费粮食,那势必对孩子起到耳濡目染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不少家长由于节约意识不足或非理性消费,才导致不少孩子“步调一致”的不良消费习惯。基于此,家长既要积极承担起教育主体责任,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带好头、做榜样,尤其是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把爱粮节粮教育潜移默化地深植于孩子的心中,让孩子从小就深知爱粮节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学校也要担负起教育的义务和职责,从吃完每一粒米饭、每一口菜入手,大力开展“节粮爱粮、你我‘童行’”等一些有意义的爱粮节粮教育实践活动,在孩子心里种下爱粮节粮的“种子”,让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真正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金羊网 文/朱波)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