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紧密结合新发展阶段的特点,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推动创新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动能的重大使命。因此,充分发挥大湾区地域优势并精准施策,对于推动区域乃至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文旅融合发展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会强调,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面对目前文旅融合存在的创新性不足、科技支撑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链待完善等问题,本文提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这一核心概念。文旅系统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兴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推动经济增长,更能提升区域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特定地域背景下,文旅系统协同创新被赋予重要的战略价值。本文致力于剖析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本质与深层逻辑,进而阐述文旅系统协同创新如何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内涵与优势
文旅系统协同创新是一种前瞻性的跨行业、跨领域创新策略,其核心内涵在于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文旅融合是一个多维度、跨领域、综合性的社会发展过程,系统协同创新模式打破了单一领域边界,进而推动理论与实践、行政管理各部门、产业与事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文旅系统协同创新通过高效整合各类资源、深度融合先进技术,以及积极开拓市场等方式,实现了文化、旅游、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全面融合与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知识、技术和资源得以汇聚,并通过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的引入,塑造全新的创新生态。具体而言,文旅系统协同创新具有三大显著优势:
(1)跨界融合:打破壁垒,实现多重知识交汇
跨界融合是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首要优势,其理论基础根植于系统论与协同论。系统论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而协同论则进一步指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在文化和旅游领域,跨界融合促进了不同领域知识要素的流动与重组,这有助于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体验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游客市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2)资源共享: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共享是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另一关键优势,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共享经济理论。共享经济倡导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与合理的制度设计,最大化地释放资源潜力,实现效益的最优发挥。在文化和旅游领域,这一理念具体体现为旅游目的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游客之间在信息、设施与服务等多维度的广泛共享。通过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文旅产业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利用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创新成本、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3)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焕发文旅产业活力
创新驱动是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核心动力,其理论基础涉及技术创新理论、产业创新理论等多个方面。创新驱动要求文旅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技术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文旅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制度创新有助于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为技术创新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文旅产业能够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二、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深层逻辑
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深层逻辑体现在区位、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区位上的紧密联系为文旅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经济上的高度发达为文旅产业的投资与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技术支持;文化上的同源性与多样性则为文旅产品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意灵感。这三个层面的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动力。
(1)区位优势: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基石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中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连接东南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区域内拥有多个国际机场、深水港口和高速公路,交通网络极为发达。区位优势不仅为文旅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还为其文旅产品的国际化推广铺设了广阔舞台。例如,广深港高铁推出跨境“灵活行”,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的出行;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更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合作开辟了新的通道。区位上的紧密联系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跨区域的合作与联动,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形成文旅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区域文旅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2)经济基础: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引擎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产业资源。经济上的高度发达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实力为文旅项目的投资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重大文旅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引领文旅产业的集聚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与人才集聚也为文旅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区域内建设了多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鼓励港澳青年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推动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推动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出一系列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文旅产品,实现了文旅产业的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文化底蕴: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源泉
粤港澳大湾区地域相近、文脉相亲、文化同源,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这种文化上的同源性和多样性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和创意灵感。一方面,区域内的岭南文化、海洋文化等独特文化元素为文旅产品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另一方面,中西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也为文旅产品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区域文化精髓,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打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的文旅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精神追求。
三、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战略价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交织的当今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其深远意义不仅局限于经济层面的增长,更触及到产业升级、品牌国际化以及文化交流等多个维度。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
文旅系统协同创新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粤港澳三地文旅资源的互补性为协同创新提供了肥沃土壤,通过深入挖掘与整合,不仅丰富了文旅产品的内涵与外延,更满足了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消费市场的拓展与升级。这一过程不仅直接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更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辐射,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2)提升区域品牌价值与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品牌成为衡量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尺。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文旅系统协同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不仅提升了区域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增强了其在全球旅游市场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些品牌不仅是区域文化的载体,更是推动国际贸易、投资合作的重要桥梁,为湾区的国际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品牌效应的发挥还能促进区域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推动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与升级,进一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3)促进文化交流与提升文化自信
文旅系统协同创新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合作与共赢,更是文化层面的交流与融合。粤港澳三地虽同属岭南文化圈,但各自的文化特色与传统却各有千秋。通过文旅系统协同创新,三地文化资源得以重新组合与呈现,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展现与保护,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提升了文化自信。同时,它也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搭建了平台,促进了相互理解与尊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
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政府应明确大湾区文旅系统协同创新的核心目标与长远规划,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政策措施,确保发展方向清晰、目标明确。
强化政策扶持与激励。加大对文旅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资金补贴、贷款贴息等多元化激励措施,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新活力。同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文旅科技创新和重点项目,推动产业升级。
优化政策宣传与解读。强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精准传达至企业和社会各界。建立政策解读与咨询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政策红利。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改革出入境服务,优化交通一体化:通过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促进三地旅游合作,构建一小时交通圈,推动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2)建立文旅系统协同创新平台
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大湾区文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文旅资源、市场信息、技术成果等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利用。
促进资源整合与项目合作。依托平台优势,推动大湾区三地文旅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主体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文旅新产品、新业态,实现资源互补与优势叠加。
强化平台运营管理。建立健全平台运营管理制度,加强平台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平台用户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支持。
健全统筹协调与共建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与联席会议制度,打破行政壁垒,鼓励相关部门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
(3)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修订和完善与大湾区文旅产业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产权归属、侵权责任等关键问题,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加强执法力度与监督。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监管体系,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建立快速维权机制。立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为权利人提供快速、低成本的维权渠道,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
(4)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文旅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和创新能力的文旅人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文旅人才和团队入驻大湾区,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文旅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拓展国际合作网络。积极与国际文旅组织、机构和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旅游节庆等,展示大湾区的文旅资源和创新成果。
加强国际品牌推广。制定并实施国际品牌推广战略,提升大湾区文旅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国际展会、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和投资者关注。
促进文旅产业国际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大湾区文旅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推动文旅产业与国际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五、结语
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文旅系统协同创新作为关键驱动力,通过跨界融合、资源共享与创新驱动,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该模式有效利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和竞争优势。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应继续发挥其在文旅系统协同创新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产业高地,为区域乃至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人:孙九霞,中山大学大湾区人文共同体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王心蕊,中山大学大湾区人文共同体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