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躬身实践中,增进群众感情、把准群众脉搏、精准服务群众,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党员干部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厚植为民情怀,走好群众路线,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问需于民,问群众“心上事”,梳理“需求清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二字,重达千钧,始终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需于民,要坚持走基层,从机关大门走出去,到院坝边上,到田间地头,到房前屋后,到工厂车间,真正的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坚定站稳群众立场,学会听土话、说土话,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梳理形成清单。
问计于民,绘干群“同心圆”,交出“幸福台账”。党员干部有政策,却不一定清楚因地制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更应该要依靠人民,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人民群众一起协商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同心协力、携手同行,一起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好烦心事、忧心事和揪心事,办好群众心上事。
问效于民,听群众“不满意”,改出“高分答卷”。说了不等于干了,干了也不一定就成了,既然“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以群众满意度为风向标,请人民群众来“打分”,才能找到差距。对于群众不满意的工作要“回头看”“回头帮”“回头改”,对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回炉再造”,从群众视角找差距、问不足、补短板、促提升,真正的把实事办到群众满意,改到群众认可。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大事上用劲,在小事上用心,一件一件实事办好,一件一件难事解决好,让在身边的关心,在行动的服务,在前行的动力,在奋进的姿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翻开新篇章。(文/谢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