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勇当改革排头兵,迈出“经济大省”挑大梁坚实步伐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一泓 发表时间:2024-12-23 12:00
金羊评论  作者:一泓  2024-12-23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让粤港澳大湾区活力更加澎湃。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在宏观改革的布局下,广东这一改革“先行省”正探路实践,围绕区域协作,深化制度创新,在湾区当好“头雁”,将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前不久,以立法形式出台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在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94条制度措施,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上有力探索,打通着束缚三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此外,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为重点,广州南沙制定并形成了350项重大改革事项清单,协同发展三地的新产业、新业态……今天的广东,正锚定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推动各领域改革再深化,迈出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坚实步伐。

合作是一份自豪,一份责任。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3年多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勉励要坚定落实规划,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不回避、不含糊、不退缩,广东改革奋进的态度和行动,对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发展的征程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面对前进中遇到的难题、困境,唯有紧握改革的“牛刀”,从政治上审题,用改革的手法“解题”,以实践的脚步“破题”,才能不断推动自身发展壮大,为大国经济贡献更大价值力量。这段时间,粤港澳大湾区大小港口间有了畅通的“摆渡船”,这得益于“一港通”海关创新监管模式的不断优化。将“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的“家门口”,广东在不断提高三地的区域协作、政策协同过程中,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因地制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持续走向“深融”。

时光向前,合作走深。这些年来,粤港澳三地在写好以“通”为主题大文章的同时,更注重民心相通,一招一式推动民间“心联通”。去年11月,广东创新推出《“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数字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与此同时,“湾事通”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时间过去一年,“工作单”诚意满满。围绕出行、住宿、餐饮、通信、求职、养老、医疗等生活场景的在线服务把方便留在“指尖”,深得人心,从跨境流量、通关服务、证件照拍摄,到就业招聘、就医服务,都可一站解决,免去了多个平台切换查询的繁琐。当前,粤港澳以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点民生领域为切入点,共同公布了215项标准,涵盖食品、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32个领域。如今的大湾区,居民往来日益频繁,粤港澳三地“三向奔赴”成为新常态,改革的红利让经济更具韧性,让民生福祉更加厚重。

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推动合作区建设和广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日前,广东对下一步工作重点部署。落脚到当前,不论是锚定“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还是持续深化软硬联通,推动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数字湾区”,全面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推动美好蓝图化为生动现实,尤其需要改革破冰、向“新”而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力度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让岭南大地“粤”来“粤”出彩,让粤港澳大湾区活力更加澎湃。(金羊网 文/一泓)

编辑:苏惠琳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