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人民至上,重塑城乡发展关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人民立场,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群众,进一步筑牢治国理政的人民基石。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一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就需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当好“领头雁”“排头兵”,始终冲在最前面,能够把握国家战略布局,勇担城乡融合发展重任,更要坚持人民至上,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城镇体系结构不优、协同分工合作不够、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在协同推进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城乡双向发展。
提升治理水平,促进城乡融合互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就需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城乡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在互通中携手前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促进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主动担责、负责、尽责,也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城乡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户籍、入学、就业、社保、住房等各方面的现实难题,聚焦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期盼,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搭建数字桥梁,促进要素双向流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就需要充分释放内在动力,在推动城乡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到乡村、城镇,善于发现优势和劣势,坚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凝聚起奋力前行的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位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通过搭建数字桥梁,加强城乡要素的流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不仅让城乡发生新变化、迸发新活力,更能在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中,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卢跃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