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从四个维度感受中国经济步履铿锵 破浪前行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刘纯银 发表时间:2024-12-28 11:16
金羊评论  作者:刘纯银  2024-12-28
我们唯有主动作为、积极进取,持续不断地提质增效、推陈出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形,实现更大发展。

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即将过去的2024年,新质生产力在中华大地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中国经济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展现出充沛的动力和活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今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稳中有进,离不开大国重器等实体经济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大国基建的强劲实力,让流动的中国一路向前,密集的展会,让中国优质产品加速出海。

聚焦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今年以来,各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白山黑水到南方海滨,从秦岭腹地到长江沿线,各地新质生产力持续迸发强劲动能。比如在动力电池领域,从传统三元锂、磷酸铁锂到半固态电池,再到最新的全固态电池,电池材料研究接连突破,助推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又如低空经济,从20多个省份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多部门推出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再到民航局持续优化许可审批制度,得益于及时给力的政策“组合拳”,我国成为无人机第一大技术来源国,并在飞行汽车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从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再到“两新”政策加力扩围……随着改革持续深化、政策持续显效,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将更加顺畅,发展新质生产力将获得更精准给力的政策支撑。正如专家解读所说,当前中国经济正因“新”而强、以“质”致远。

聚力攻关让大国重器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大国重器,凝聚中国智慧,诠释中国实力,彰显中国理念,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系重大。比如一台盾构机,涉及地质、机械、力学、电气、控制、测量等多学科技术,由几万个零部件组成,一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每个环节都得协同发力。又如“梦想”号,150余家参研参建单位、3000多名建设者,1100多个日夜连续奋战,才啃下“硬骨头”。回望2024年,上天,入地,下海!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在崇太长江隧道掘进突破3000米,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这些重大技术装备捷报频传,不仅彰显中国制造实力新提升,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生动实践。

筑牢基础设施让流动中国“风景这边独好”。交通是经济的脉络。近年来,各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加力。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从塞北戈壁到岭南山川,一座座桥隧跨越山海、一条条道路纵横穿越。如今,我国“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已基本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运输网络连接起星罗棋布的城市乡村,拉近了距离,压缩了时空。统计数据显示:铁路年发送旅客首超40亿人次,我国航空公司完成的旅客运输量首超7亿人次,快递年业务量首破1500亿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数字、一条条日益繁忙的路网,交织成流动中国的亮丽风景。

丰富展会内容让中国产品加速出海。展会,是观察经济活力潜力的一个重要窗口。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这些年,中国汽车产业较早转型,政策体系相对完善,逐步成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跑者,今年几场车展又推出许多亮眼的新车型。尤其在汽车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赛道上,通过展会我们更看到,许多国外企业也在“紧踩油门”、奋起直追。像今年进博会的汽车展区,不少以生产油车起家的海外传统车企,展出的车型却是“一水儿”的新能源汽车。无独有偶,在11月初举办的进博会上,国外参展商轮番亮出“看家本领”……总之,从北京车展、上海车展,到中国品牌博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主题展会,再到进博会、广交会等国际商贸盛会……今年以来,一场场展会在各地接连举办。走进其中,既能亲身感受到中国经济的热度与活力,助力中国产品加速出海,同时也折射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我们唯有主动作为、积极进取,持续不断地提质增效、推陈出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形,实现更大发展。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是大家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展望未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成功之路继续前行,中国经济必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破浪前行,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金羊网 文/刘纯银)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