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奥运会是一场盛夏的狂欢,多位“顶流”体育明星凭借优异成绩频频“出圈”,不少网友表示“这才是值得追的星”。不过,在运动员群体成为“全民新偶像”的同时,体育圈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饭圈”文化的侵袭。这场较量中,体育精神与狂热粉丝行为的冲突愈发明显,跟拍、上门直播、私信骚扰、粉丝群体互撕等侵犯运动员个人隐私,干扰运动家训练和赛事运行的不良“饭圈”行为逐渐露头,不仅影了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比赛,更对体育的纯粹性造成了威胁。
社交媒体的兴起拉近了运动员与粉丝之间的距离,粉丝群体的规模和影响力也随之扩大。这本应是体育推广的福音,却因“饭圈”文化的介入而变得复杂。在网络通讯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赛场是粉丝与运动员的唯一连接渠道,想对运动员说的话只能通过写信,粉丝与运动员之间保持着一个健康的距离。如今,粉丝把娱乐里的那一套“文化”照搬进体商圈里,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运动员和明星艺人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人生是目标是为个人梦想和祖国荣誉而战。粉丝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是粉丝需要运动员,不是运动员需要物丝。
体育“饭圈化”现象的浮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粉丝文化对体育精神的影响。这种文化不仅仅是对运动员的盲目追捧,更是一种对体育竞技本质的误解和扭曲。饭圈文比的渗透,让体育逐渐变得娱乐化、商业化,甚至成为了一批人追星、博取关注度的工具,体商赛事变成了粉丝之间的战场。竞技体育中,有输有赢才是常志,而一些极端粉丝群体将运动员的每一次表现都视为粉丝荣誉的体现,这种情绪化的投入,往往忽视了竞技体育中最重要的公平竞争和相互尊重,违背了体育的初衷和精神。
运动员在赛场上追求的是超越自我,为国家争光,但饭圈文化的侵入却让他们不得不面对赛场之外的额外压力。他们不仅要应对比赛的压力,还要面对粉丝的极端行为,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樊振东等运动员就曾遭受过非法侵入酒店房间、个人信息被曝光等侵犯隐私的行为。当一个运动员有了一定的关注度后,他的一言一行就会变被迅速扩大,在网络上无止境地传播,解读或歪曲。一些粉丝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运动员,不惜在网络上发起对其他运动员的攻击,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远动员的形象和声誉,更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极大打击。
面对体育饭圈化视象,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引导粉丝理性追星。体育协会、俱乐部、媒体应承担起责任,提倡尊重运动员,尊重比赛结果的体育精神。当运动员受到网暴、造谣、追私等极端行为的时候,应该正义地站出来维护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同时,平台也应加强治理,对不当言论和行为进行严格管控,避免“饭圈”文化的负面影响扩散。作为粉丝球迷,我们要保持理智,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不盲目跟风做出极端行为,团结一致保护运动员。
如果我们因光而来,那就让我们回归爱的初衷。
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黄炜彤
指导教师|朱秀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