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从“稳”“进”“好”三个关键字读懂中国经济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刘纯银 发表时间:2025-01-05 10:34
金羊评论  作者:刘纯银  2025-01-05
“稳”的基础得到巩固。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1000万辆,制造业企业总量突破600万家,5G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10亿,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量40亿人次,快递年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中国经济顶压克难,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交出了一份“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答卷,来之不易。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24年,中国经济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情况下谋求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的情况下,仍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令人感慨、难以忘怀。让我们通过“稳”“进”“好”三个关键字,一起回首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感受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展望2025年发展前景,中国经济仍然是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稳”的基础得到巩固。一年来,面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沉着应变、综合施策,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30万亿元,全年经济增长约5%,将远超全球约2.6%的增长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0%。同时,稳,不仅反映在GDP总量上,也反映在国民经济主要行业中。2024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57733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1362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530651亿元,增长4.7%。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9%。同时,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2%,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仅上涨0.3%,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稳,不仅体现在纵向对比上,也体现在横向对比上,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对此,国际人士也认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取得殊为不易的成绩,展现出韧性和潜力。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稳定性,为全球共同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进”的势头有效延续。观察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既要看总量增长,也要看结构变化。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以稳应变、以进促稳。中国经济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向“新”向“绿”向“强”的特征更加鲜明。特别是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统筹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质生产力不断创造新增长点。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全球新晋22座“灯塔工厂”中,有13家位于中国:有首家液态奶、首家风能设备、首家核电、首家煤矿机械、首家轨道交通设备的“灯塔工厂”等。正如巴格达大学经济学家阿卜杜勒—萨马德·萨阿敦所表示,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拥有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增加科技投入,中国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维护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注入了动力。

“好”的方向没有改变。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刚刚闭幕的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主要包括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九大任务。展望2025年,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正如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所说,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是由创新和人才支撑的,有长久的、稳定的发展潜力”。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相信:只要我们心手相连,奋进追梦,定能用实干实绩交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高分答卷,我们也必将抵达更美好的明天。(金羊网 文/刘纯银)

编辑:聂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