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首次彩排。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多种艺术形态和创新表达,描绘河山添锦绣的美丽中国画卷和星光映万家的温暖幸福年景。首次彩排中,原创歌舞、经典戏曲、相声小品等各类型节目带来浓郁的过年气息。
春晚,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每逢提及都勾起无数人的回忆。自1983年首次举办以来,春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过年时最期待的节目之一。随着新春佳节的渐行渐近,中国大地将再次迎来全民瞩目的文化盛宴——春节联欢晚会。今年的春晚,正值生肖轮回中的蛇年,创作团队以“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为总基调,力求通过全方位的创新,为亿万观众呈上一道暖意融融、充满文化韵味的“年夜饭”。
从非遗中创新,春晚是“文化的春晚”。春晚,作为中国人独有的文化表达,凝聚了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想象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它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凝结着全球华人的情感寄托,最能唤起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导演组将节庆民俗、非遗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各类非遗元素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古今融合,蝶变升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在生活中出新,春晚是“人民的春晚”。2025年春晚的创作理念明确提出“人民的春晚”,强调节目内容要贴近百姓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情感与故事。这种理念不仅是对春晚传统的继承,更是对新时代观众需求的回应。春晚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必须在传承中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观众。蛇年春晚不断深化“人民的春晚”创作理念,持续拓展“开门办春晚”的深度与维度,面向全国各地寻找创意灵感,创作了一批贴近生活热点、能与观众产生更多共鸣的作品,发现采撷了一批精品节目,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创作力量,深度参与节目编创,为春晚的全方位创新注入新活力,特别是将聚光灯更多投向奉献拼搏的普通人,邀请奋斗者走到台前,成为春晚舞台的主角。同时,通过“春晚等着你”活动邀请“绿皮慢火车列车长”胡贵川、“麦子阿姨”秦士芳、“外卖诗人”王计兵到现场观看彩排,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下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奋斗历程,使得春晚的喜庆氛围更加亲民且接地气。
春晚不仅是艺术展示的殿堂,更是连接亿万中国人情感的精神纽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犹如一位厨艺精湛的大厨,运用创意无限的灵感和匠心独运的技艺,烹饪出一道道饱含深情、富有创意的“文化年夜饭”。这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文化盛宴,携着祥和的祝福推开春的大门,汇聚逐梦前行的力量,我们必将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金羊网 文/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