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办好“十五运”,擘画湾区体育新愿景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李红军 发表时间:2025-01-19 10:26
金羊评论  作者:李红军  2025-01-19
办好十五运和残特奥会,推动湾区体育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5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作为一个整体承办这一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要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两会上,来自粤港澳三地的省政协委员纷纷各抒己见,从赛事筹备、资源统筹、区域协同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为赛事的成功举办出谋划策。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宴,更是大湾区体育发展的新契机,承载着湾区体育的新愿景。

办好十五运和残特奥会,推动湾区体育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体育场馆设施的更新改造提供了契机。省政协委员、中石化(香港)集团供应链总监林至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体育国际影响力有待改善,体育品牌及相关产业有待发展,体育资源要素的跨境流通有待畅通。一方面,广东等地区可借此完善现有场馆,提升场馆的功能和设施水平,使其符合国际赛事标准。另一方面,香港、澳门也将加大对体育场馆的投入,新建一些现代化的体育设施。这些场馆在满足赛事需求的同时,也将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健身场所,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办好十五运和残特奥会,为湾区培养更多体育专业人才。赛事的举办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赛事运营、裁判、志愿者等。通过参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筹备和举办,粤港澳三地可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大湾区体育赛事的组织和运营水平,还能为未来举办更多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大湾区的体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他们对体育事业的热情和追求。

办好十五运和残特奥会,促进湾区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举办将带动大湾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首先,赛事的相关产品,如吉祥物、纪念品、服装等,将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其次,体育旅游也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看比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此外,体育培训、体育康养等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大湾区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省政协委员、香港中国商会常务副会长陈丹丹建议,打造“跟着赛事去旅游”产业链,开发含新颖“赛事+旅游”线路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开展运动训练营等持续性休闲项目。

办好十五运和残特奥会,进一步强化粤港澳三地体育文化交流。省政协委员、澳门大湾区青年发展协会会长、澳门乒乓球总会常务副会长黎鸣山表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促进湾区融合、深化交流的难得契机。粤港澳三地在体育文化方面各有特色,通过共同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促进三地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运动员、教练、观众等之间的互动,将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同时,赛事也将为三地的体育文化传播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大湾区的体育文化,提升大湾区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办好十五运和残特奥会,提升湾区体育国际影响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省政协常委、香港广东青年总会执行主席郭基煇认为,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通过“体育+旅游”相结合的方式,能极大提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大湾区将向世界展示其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在国际体育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体育赛事落户大湾区,进一步推动大湾区体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办好“十五运”和残特奥会,擘画湾区体育新愿景。体育强则国家强,体育兴则国家兴。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强赛事筹备、资源统筹和区域协调,推动大湾区体育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文化交流和国际影响力提升,为大湾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湾区体育新愿景。(金羊网 文/李红军)

编辑:聂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