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文明“行囊”,共绘 “流动中国” 绚丽春景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唐京辉 发表时间:2025-01-25 17:00
金羊评论  作者:唐京辉  2025-01-25
回家的路,是最美的风景。

据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其中,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春运是实行春节8天假期的首个春运,也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在这场奔赴春天的盛大迁徙中,涌动着的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然而,大规模人口流动在带来活力与希望的同时,也抛出了诸多文明的考题。“流动中国”应与文明相伴。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背上文明“行囊”,共绘 “流动中国” 绚丽春景。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最璀璨的明珠,它不仅直观地体现为日常的种种行为,更是深植于社会肌理、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一种文化。在全力营造文明出行环境的道路上,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凭借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以及一项项贴心周到的服务举措,让文明之风如春风化雨般,轻柔地润泽每一位踏上旅途的 “赶路之人”。例如, “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通过邀请旅客晒晒回家路上流动的风景,讲述风景背后的生动故事,让文明的涓涓细流在万千旅客的记录、传播中不断壮大。再如,广州南站、深圳北站等通过舞龙舞狮、杂技软功、送福字、歌舞快闪等形式,将文明出行与传统文化融合,让旅客在享受文化大餐、收获节日祝福的同时,汇聚文明出行的广泛共识。

在春运这幅宏大而温馨的迁徙图景中,倡导文明出行绝非一方之力可成,它需要旅客与交通运输部门双方携手并肩,共同打造。作为出行的主体,广大旅客要当好文明出行的关键践行者与坚定维护者。对在高铁车厢、飞机舱室等封闭环境中,高声接打电话、随意脱鞋脱袜、外放电子设备、吃刺激性食物等行为,我们应多一些克制,莫把公共场所当“自家客厅”;对于携带幼儿的乘客,我们也应多一份理解与照拂,莫因一点“小事”就“小题大做”;而对于迷信“抢票神器”,甚至不计后果“买短乘长”的行为,更应多一分理性与谨慎,莫将一己之便凌驾公共利益之上。倡导文明出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唯有旅客与铁路部门在每一次出行中、每一个服务环节里,持续发力、共同坚守, “流动中国” 的画卷才能更加绚丽多彩。

其实,在春运这样紧张而关键的时刻,文明出行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环境与体验范畴,它与运输安全紧密相连,成为保障春运顺利进行的核心要素。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精确到秒的高铁而言,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连锁反应”。对此,我们要做好进站候车、中转换乘的时间安排,杜绝扒车门、堵车门、追车跑等危险行为发生,不要在安全面前“盲目逞能”;我们要做好车站、机场安检工作的配合,杜绝超带、夹带等不合规的问题出现,不要在规则面前“投机取巧”;更不要再抱有侥幸心理,对高铁吸烟的问题熟视无睹等。春运,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安全则是其不可逾越的底线。在车流量大、人流量大的“节骨眼”上,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安全出行的“底线”“红线”,共同守护“流动中国”。

回家的路,是最美的风景。在这场地表最大规模的迁徙中,每一个都是出行路上的重要一环。让我们背好文明的“行囊”,时时讲文明,处处守秩序,牢牢紧扣文明之环与安全之环,助推回家团圆与旅游过年“双向奔赴”,共绘“流动中国”绚丽春景。(唐京辉)

编辑:吴方舟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