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宏大叙事中,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愈发凸显其战略价值。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广东作为经济强省,在招才、用才、引才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念好人才经,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政策先行,广纳贤才。广东深知人才是第一资源,积极出台各类人才政策,搭建起广阔的引才平台。从“珠江人才计划”到各地市的“聚英揽才”计划,从对高层次海外人才的重金揽才,到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广东展现出了求贤若渴的诚意。以深圳为例,早在 2011 年就颁布实施《关于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孔雀计划” 的意见》,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最高奖励300万元,此后又出台《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广州则出台《关于实施 “广聚英才计划” 的意见》,实施产业领军人才政策和高层次人才政策,通过 “人才绿卡” 制度等为人才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人才汇聚广东,仅深圳就“秒批”引进人才逾16.5 万名,涵盖应届毕业生、在职人才和留学生等群体,充分体现了政策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精准用才,激发效能。人才的价值不仅在于拥有,更在于合理使用。广东积极推动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人才资源,让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广东拥有众多世界500 强企业,通过与这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每年培养3000 多名技能人才,满足了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人才集聚,形成了“高、精、尖”汽车技术产业集群。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也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人才与事业的同频共振 。
优化人才环境,留住人才。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广东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保障。在住房方面,各地提供人才公寓、住房补贴等措施,解决人才的居住之忧。在子女教育方面,通过政策支持,让人才子女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广州南沙的“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可办理93 项人才服务事项,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10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审批,大大提高了人才服务效率,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
产教融合,育才培才。广东注重人才的自主培养,通过推动产教融合,构建现代化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例如,汕头玩具基地建设的澄海科创中心,集聚了近百家企业、近400 名科研设计人员,搭建了玩具企业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不仅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也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实践和发展的平台。
当然,广东在人才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众多地区中保持人才吸引力;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等。但只要持续创新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培养投入,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广东必将汇聚更多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念好“人才经”,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赋能。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百业强。广东通过念好人才经,在招才、用才、引才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相信在人才的有力支撑下,广东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走在前列,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广东力量。(金羊网 文/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