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走在前、做示范,牢记嘱托奋楫笃行谱新篇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红 发表时间:2025-11-21 14:52
金羊网  作者:李红  2025-11-21
珠江奔海不舍昼夜,奋进征程未有穷期

珠江潮涌,万象更新。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作为连续36年地区生产总值领跑全国的经济大省,广东2024年GDP站上14万亿元新台阶,占全国经济总量超十分之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正是其作为“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实力佐证。

挑大梁,需以改革之勇破解发展难题,夯实“经济大省”的责任根基。广东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敢闯敢试的改革史。从“先行一步”的政策破冰到制度型开放的纵深推进,改革始终是广东保持活力的核心密码。广东“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十五五”期间,广东需继续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一方面,要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加快深中通道等基础设施“硬联通”,更深化规则机制“软联通”,让“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的便利延伸至更多领域,推动三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民生服务等方面实现更高水平融合,打造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长极。另一方面,要聚焦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最大短板,持续深化“百千万工程”,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财政“省直管县”等改革举措,让粤东西北的发展潜力充分释放,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作出示范。

走在前,需以创新之策激活产业动能,锻造“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广东产业升级指明了路径。广东已培育7.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跃居全球第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这些优势为“十五五”期间的产业跃迁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五年,广东既要聚焦MLCC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关“卡脖子”难题,让“工业大米”不再依赖进口;也要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像深圳龙岗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领域政府直属机构那样,以制度创新护航产业创新。

做示范,需以开放之姿链接全球资源,彰显“大国门户”的胸襟格局。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开放是其与生俱来的基因与优势。广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广东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提升开放能级。从广交会规模屡创历史新高,到璞跃等国际创新平台纷纷落户,广东已成为全球资源要素的重要聚集地。未来,广东需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平台作用,推动跨境服务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领域制度创新,让“跨境理财通”等便民利企政策惠及更多群体。同时,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联系人”优势,既推动“广东智造”走向全球,又带动中西部地区融入国际市场,在内外联动、双向开放中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彰显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坚定决心。

奋楫笃行,需以实干之风回应人民期盼,厚植“为民服务”的初心底色。广东“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始终把人民幸福安康作为最终目标。要持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让“湾区社保通”“湾事通”等民生工程覆盖更多群体,让超20万在粤工作的港澳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像深圳“卷尺哥”反映的民生诉求那样快速响应、高效解决,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要加强对革命老区的政策扶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柏桥村这样的乡村通过荔枝产业实现“产值2.8亿元、荔农增收28%”,在乡村振兴中为全国作出示范。

珠江奔海不舍昼夜,奋进征程未有穷期。站在14万亿元的新起点上,广东唯有以高站位谋划全局、以大格局担当使命,在改革中闯新路、在创新中攀高峰、在开放中拓新局、在实干中惠民生,才能真正做到挑大梁、走在前、做示范,以现代化建设新成效回报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广东智慧与广东力量!(金羊网 文/李红)

编辑:束孟卿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