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塞秋 发表时间:2025-11-26 17:27
金羊评论  作者:塞秋  2025-11-26
立足本土资源,激活内生动力,小产业也能释放出可持续的大能量。

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5)》中,中国三星13年蝉联外企榜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正是三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之一。湾里村的转变,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立足本土资源,激活内生动力,小产业也能释放出可持续的大能量。

乡村振兴关乎亿万农民福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立足特色、精准发力。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担乡村全面振兴使命,主动向下扎根,到群众的身边去,抓住特色资源、特色产业做文章,既能保持乡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以特色产业为支点,撬动人才集聚与共富引擎,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地域辨识度的强村富民新路径,让乡村发展既有“特色颜值”,更有“经济内涵”,绘就强村富民新图景。

立足本土资源,探索特色产业之路。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本土资源是乡村最独特的禀赋、最深厚的底气。要从“千村一面”走向“千村千面”,既要看到乡村的山水林田、民俗文化、传统技艺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也要找准资源与市场的契合点,就能将“沉睡资产”转化为“增收活水”。挖掘本土资源,走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就要坚持科学规划、精细运营,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精准定位特色产业方向,让每一份本土资源都绽放价值,让每个乡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产业“金钥匙”,让更多乡村走上产业兴旺、村民幸福的康庄大道。

特色产业引才,凝聚乡村发展力量。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聚集,产业为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因素,要让各类人才扎根乡村、奉献乡村,就需要以特色产业为纽带,利用产业吸引人才、反哺人才,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同时,特色产业与人才集聚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更要通过特色产业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乡村营商环境与生活配套,让人才既有“用武之地”,又有“安身之所”,更好实现产业项目引才、乡情乡愁留才,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沃土上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产业发展注入智力支撑。

拓宽产业路径,绘就村民共富图景。乡村共富的实现,离不开产业路径的持续拓宽。特色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小打小闹”的格局,向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生态圈构建方向迈进。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打破单一的产业局限,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推动农业与研学、文化与旅游、体育与旅游等业态深度融合,实现乡村产业的“多点开花”,激活乡村经济的多元活力,也要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村民”等模式,让村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在产业升级中共享发展成果,铺就一条可持续的共富之路。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特色农业发展的进程中,要发挥“土”的优势,做大“特”的品牌,拉长“产”的链条,持续激活产业、人才、资源等要素活力,让更多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精彩答卷。(塞秋)


编辑:杨浩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