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赋能,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杨娸 发表时间:2025-11-18 21:49
金羊评论  作者:杨娸  2025-11-18
让社区善治从“小马拉大车”变为“壮马拉轻车”

持续深化基层减负,让党员干部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方能更好地干事创业、服务群众,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而靶向施策,精准破解权责不清、力量不足、机制不优的难题,能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良法善治提供有力支撑。

“精治”提质,让解忧纾困更高效。事务繁多、负担过重,不仅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也让为民服务大打折扣。清理、规范、精简社区工作牌,解散、整合、注销政务工作群,这些都是减轻社区干部负担的务实有效举措。完善履职事项,理清社区职权,让社区干部卸下不应承担之重,腾出更多时间开展入户走访和便民服务,在与群众手牵手答疑解惑、心贴心解忧纾困的过程中,持续提升居民满意度。

“众治”凝神,让共建共治更惠民。“解铃还须系铃人”,实现共治靠大家。这既是精准解忧纾困的必经之路,也是高效共建共治的规律使然。集众人之力找问题、析根源、出思路,不仅能精准地找出解题答案,也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推进基层民主进程。社会多一些参与,部门多一些沟通,必将让居民多一点开心和舒心,进而画好幸福生活“同心圆”。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完整闭环,让共建共治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智治”赋能,让良法善治更聪明。平台、人力是基础,科技、机制是保障。想要实现良法善治,需要构建分层分类办理机制,推动线上线下双向融合,进而帮助基层干部更快、更准地掌握社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问题,推动基层治理更加高效、智能。围绕政务服务事项,从办事“少跑趟”“只跑一趟”到“不用跑”“线上办”,让群众充分享受数字算力带来的惠民红利。

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围绕理清职权、科技赋能、机制建设等重点环节,持续深化基层减负,让社区善治从“小马拉大车”变为“壮马拉轻车”,提升的不仅是速度和效能,更包括责任感和群众满意度。(杨娸)

编辑:李芷涵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