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再次明确了中国将继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各国提供新机遇的坚定意愿。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根据我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也是把握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专章部署,“十五五”规划建议从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四个方面作出重要部署,不仅释放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更勾勒出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绚丽前景。
高水平开放是对中国好、对世界好的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货物贸易规模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2024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继续保持全球第二;22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外资与进出口额;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7个国家的577个港口……“十四五”时期,中国继续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紧张的全球贸易局势中,中国发挥着‘稳定之锚’的作用”“开放合作的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社会看来,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维护开放合作的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发展带来宝贵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自己,也造福世界。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砥砺前行的大潮流也不会改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在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形势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有利于以自身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开放,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更有力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回望过往,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打下坚实基础。在新征程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必将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