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书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是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对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现代化征程中把握“十五五”关键期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十五五”时期正处于这一进程的关键阶段。
“十四五”时期的辉煌成就为“十五五”开局奠定了坚实根基。当前,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等核心优势更加凸显。抓住“十五五”这一重要时间窗口,就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筑牢根基。
深刻领悟“六个坚持”的实践要义
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这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为“十五五”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实现路径和体制保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主题。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要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经济发展的成功密码。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经济秩序。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坚实保障。要在发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增强经济和社会韧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作者简介:韩书立,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2025年度广东省社科联青年学术工作坊牵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