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驱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金羊网 作者:林峰 发表时间:2025-11-06 09:33
金羊网  作者:林峰  2025-11-06

□林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任务中,鲜明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这一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高水平开放指明了方向,也为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度建设上谋创新、促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

制度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

制度创新是高水平开放的源头活水。过去的开放侧重贸易和投资规模扩张,如今的开放更强调规则对接、标准互认和治理协同,涵盖投资准入、知识产权、数据流通、政府采购、绿色标准等多领域。以创新推动规则制度完善,才能在开放中提升透明度、公平性与可预期性,使开放成为倒逼改革、促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同时,制度创新是激发改革动力的关键。制度型开放的核心,在于以创新为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以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制度供给,打通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在规则重塑中赢得主动

在全球经贸规则重塑背景下,制度创新更是赢得主动的关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要善用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规则制定。

制度创新的深度,决定了开放的层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这为地方探索制度型开放提供了方向。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制度创新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上先行一步,发布涵盖贸易自由便利、金融服务、绿色发展等领域的17项制度创新举措;深圳前海加快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珠海横琴深化与澳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实行“分线管理”,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联通。这些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使制度创新从局部试验走向系统集成,为高水平开放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开放中激发创新动能

创新促开放,开放亦促创新。开放的过程实际就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在科技创新领域,要以制度创新打通科技、资本、人才协同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跨境流通和国际技术合作,建设开放型创新体系;在绿色发展领域,要以制度创新完善绿色贸易和碳排放管理制度,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金融和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让绿色成为中国开放的新底色。

高水平开放也离不开安全底线的制度保障。制度创新既要激发开放活力,又要防范风险冲击。要健全国家安全、数据安全、产业安全制度,完善跨境数据流动安全评估体系和经贸摩擦预警机制,推动企业合规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在开放环境下的安全韧性。

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我国必将不断塑造竞争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动力,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作者简介:林峰,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国贸系主任、教授、博导,2025年度广东省社科联青年学术工作坊牵头人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