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粤大地潮涌处,奋楫扬帆正当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视察广东,在改革开放深化期、高质量发展攻坚期等关键节点,始终为广东把脉定向、掌舵领航。这份跨越山海的关怀与嘱托,成为广东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广东以“走在前列”的自觉践行使命,用科技创新的突破、改革开放的深化、区域协调的实效,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答卷。
改革开放是广东最鲜明的标识,广东以“向深而耕”的韧劲,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面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的嘱托,广东聚焦体制机制障碍持续突破。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释放空间,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保障投入,用全国首部省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法规理顺机制,推动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至2.31∶1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1小时生活圈”加速成型,“湾事通”“社保通”打通公共服务壁垒,“港车北上”“跨境理财通”让要素流动更顺畅,17万投资者参与的跨境理财规模达1262亿元。从县域改革到湾区融通,广东用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广东以“敢闯无人区”的勇气,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广东迅速将指示精神转化为实践行动。第138届广交会上,TCL携会说话的空调、超大屏QD-Mini LED电视等数百款创新产品亮相,其背后是超2万名研发人员、11万件累计专利的坚实支撑。深圳龙岗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领域政府直属机构,推动机器人企业实现从拟人步态到前空翻、格斗的技术飞跃;广州黄埔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推动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走向全球市场,卢旺达载人首飞引发国际关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以28岁的平均就业年龄,孕育出千亿级经济体量的科创热土,“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更蝉联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第一。从实验室到产业园,广东用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制度创新,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引擎。
共同富裕是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广东以“枝叶关情”的温度,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广东将这一要求融入民生实践。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曾经的县镇村短板加速转化为潜力板,粤东西北地区通过产业共建实现经济跃升,乡村振兴展现新图景。在民生服务领域,广东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从珠三角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扩容,到粤北山区的基础设施补短板,再到数字化服务的适老化改造,每一项举措都紧扣群众需求。尤其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广东既让城市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也让乡村的生态价值持续释放,通过“强县促镇带村”的实践路径,让共同富裕的底色愈发鲜明。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节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广东正以此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将嘱托转化为“挑大梁”的实际行动。从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到车间里的产业升级,从湾区的要素融通到乡村的振兴蝶变,南粤大地上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对“走在前”使命的践行。
牢记嘱托“走在前”,奋勇争先“挑大梁”。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广东的现代化实践已经证明,以改革开放破解难题,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共同富裕凝聚人心,就一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续写新的辉煌。未来,广东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广东经验”。(金羊网 文/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