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担当精神在寻常事里闪光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邱会媛 发表时间:2025-11-05 23:20
金羊评论  作者:邱会媛  2025-11-05

敢于担当,是新时代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谈及担当,人们往往想到在重大困难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的场景。这些关键时刻的担当值得称颂,但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日常事务中的认真态度,同样能检验党员干部的品质。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担当作为,就需要弘扬担当精神、奋斗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锐意进取、履职尽责。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干部的担当,从不是惊天动地的“高光时刻”,而是藏在群众柴米油盐里、融入日常岗位点滴中的“细碎微光”,寻常事里的坚守,是担当精神最鲜活的注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风险挑战与发展机遇并存,干部要勇担时代发展的重任,既要有担当、能担当、善担当,也要在奋斗中始终保持冲锋姿态,书写更多不平凡答卷。

“有担当”是干部的“责任必修课”。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党员干部要知重负重,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就需要强化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要明确担当不是“喊口号”,而是“心中装着群众”的责任自觉、“不避矛盾难题”的责任勇气、“事事落实到位”的责任坚守,它藏在窗口办事员耐心解答群众疑问的重复话语里,藏在社区干部冒雨排查安全隐患的蹒跚脚步中,藏在驻村书记为村民跑项目、谋销路的奔波身影间。干部要扛起职责使命,就需要把“有担当”修好、修扎实,才能在岗位上站稳脚跟,在干事中赢得信任,让每一件“小事”都有分量,让平凡的岗位有温度。

“能担当”是干部的“本领必修课”。“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的自觉,也要有担当的能力,才能在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硬骨头”、基层治理里的 “新考题”,能够站得出、顶得上、扛得住,真正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事业的发展。因此,党员干部要弘扬进取精神,修好学习这门终身“必修课”,在“靶向补短板”中筑牢根基,在“实战经风雨”中锤炼成长,在“创新破难题”中迭代升级,才能在推进事业发展中,具备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始终保持“硬核”实力,把“想做”的念头转化为“能做”的实力,用实干交出精彩答卷。

“善担当”是干部的“履职必修课”。岗位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党员干部要勇担当,更要善担当,能够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因此,党员干部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要切忌蛮干硬闯,而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的巧作为。方法用对,不仅能让努力有回应,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干部善于在“师带徒”学习、专题培训、实践锻炼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善于在平凡岗位上找准“发力点”、避开“绊脚石”,让每一份努力都精准对接需求,让担当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下。

干部担当不是“一阵风”,而要“久久为功”。推动事业发展,不能靠“一时冲刺”,而要以久久为功的韧性,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做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坚持,拥抱“一生一事守初心”的情怀,真正把的那档融入日常、贯穿始终,在持续奋斗中破解难题、成就事业,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邱会媛)

编辑:严哲川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