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粤见美好,在创作沃土上续写 “春天的故事”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郭元鹏 发表时间:2025-10-29 15:08
金羊评论  作者:郭元鹏  2025-10-29
本次嘉年华汇聚了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这恰恰也是“创作英才汇南粤”的缩影。

广东是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外贸规模第一大省、区域创新第一大省、常住人口第一大省、网站网民第一大省。可以说,广东是内容创作者的一片沃土。本次嘉年华汇聚了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这恰恰也是“创作英才汇南粤”的缩影。

当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汇聚南粤大地,这场创作嘉年华不仅是一次行业盛会,更像是一扇窗口,让人们清晰看见广东作为内容创作沃土的独特魅力。作为经济总量、外贸规模、区域创新、常住人口、网站网民均居全国第一的省份,广东从不缺创作的素材与活力,而此次盛会中,创作者们分享的经验与思考,更让我们看到这片土地上正在孕育的更多 “春天的故事”。

在内容创作竞争激烈的当下,“爆款” 的诞生绝非偶然,创作者们在现场分享的“秘籍”,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央视新闻视频号运营负责人王元的观点直击核心:“朴素的爱国情怀、陌生人平凡温暖的善意”是突破算法重围的流量密码。这一认知打破了不少人对“流量”的片面理解,证明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内容,始终扎根于情感的土壤。更难得的是,他强调“创意不仅是智力活,更是苦力活”,点明了优质内容背后的匠心——唯有在质量上深耕细作,才能实现流量与品质的双赢,这无疑是对当下浮躁创作风气的一剂清醒剂。

佛山传媒“醒目视频”的实践,则为传统媒体在算法时代的转型提供了优秀范本。“强运营、精策划、轻制作” 的理念,以“叠滘龙舟”系列短视频为例,生动诠释了城市党媒如何重构话语权。“紧扣用户刚需”“低到尘埃里获取最大公约数”,这样的思路没有固守传统媒体的“身段”,而是真正贴近用户、融入生活,让本土文化通过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而“Sir 电影”创始人何君关于“短视频媒体渐成传统媒体”的预测,更展现出行业前瞻视野。他指出内容时长影响表达形式,但“强共鸣”才是用户喜欢的核心,这一判断提醒创作者们,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情感连接始终是内容创作的根本。“粤知一二”创始人郭嘉峰的“感同身受”四字秘诀同样值得称道,从广东美食到“5 块钱过年红包”,用幽默方式挖掘本土生活细节,在竖屏时代成功破圈,证明接地气的内容永远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AI的大行其道让不少人担忧创作的“人情味”会被稀释,但此次嘉年华上,创作者们的实践给出了有力回应——独属于人类的力度、温度和厚度,正是对抗AI同质化的关键,而广东,恰为这份 “三度”提供了绝佳的“诗意栖居地”。“白菜GG”林万华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她对菜市场的特殊情感,让视频不再是简单的产品推荐,而是“乡情与乡愁的传递”。开着电动车穿梭于村头村尾、乡间田野,将接地气的场景与朴素的面孔融入镜头,这样充满生活质感的内容,是AI无法复制的。因为其中蕴含的,是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土地的深情,是每一个细节里跳动的人文温度。

“开普勒星人”创作者李锴滨对广东创作生态的评价,道出了许多创作者的心声:“广东是有温度、有创意的创作地”。粤语的独特韵味、丰富的美食文化、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这些元素本身就自带“出圈”属性,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李锴滨希望“更深入理解这里的文化,触摸情感和温度”,并沿着差异化思路创作出更多“搞笑、好玩、带温度”的内容,这不仅是个人的期许,更折射出广东创作生态的吸引力——它能让创作者找到归属感,激发创作的无限可能。

从创作者们的分享中,我们不难发现,广东之所以能成为创作沃土,不仅在于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用户群体,更在于它拥有孕育优质内容的“生态基因”: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供挖掘,有开放的氛围鼓励创新,更有对“人情味”的珍视与传承。当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选择在这里扎根,当本土文化与前沿创作理念不断碰撞融合,广东必将书写出更多精彩的“春天的故事”。这场嘉年华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片土地上会诞生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影响力的作品,让“粤见美好”的故事传遍全国、走向世界。(郭元鹏)

编辑:潘海辉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