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忧黎民百姓,心系亿万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赤诚的人民情怀、至纯的为民本色。健全落实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激励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多做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事,把群众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嘱托,心系人民、造福人民、敬畏人民,在解决难题、推动发展中顺应民心、赢得口碑。
以“时时在线”的心态,多渠道倾听民声。人民二字,是刻在党员干部骨子里的称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不变的宗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是什么,人民群众不满意什么,不答应什么,民声有好听的赞许,也有不好听的意见,更是有中肯的建议。既然是要服务好群众,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以及在干中的效果怎么样,这些都应该是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因此,党员干部要沉下去、留下来,始终在人民群众的身边,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当成服务的第一信号。
以“事事上心”的状态,竭尽全力解民忧。人民群众的“心上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上心事”,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还要给出具体的回应。党员干部要多到院坝边上跟人民群众唠唠嗑,多在房前屋后关心群众,多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用心用劲的去落实一件一件的民生实事,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民生难题,在点点滴滴的获得感中沉淀下来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以“誓不罢休”的姿态,书写出满意答卷。“不达目的不罢休”,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高质量发展,都是党员干部肩上的担子和重任。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等工作常态化的开展,以及小微企业融资、就业创业服务等等,只要人民群众有需要,党员干部一定在。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为民服务唯一的衡量标准。党员干部多到基层一线访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聚民意、惠民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民生答卷。(金羊网 文/胡脐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