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方向、察实情、求实效 绘好调查研究精准像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廖龙 发表时间:2025-10-23 18:11
金羊评论  作者:廖龙  2025-10-23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挑战更严峻,唯有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找准症结、拿出实招,绘就调查研究的精准画像,让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效。

锚定靶向定方向,把准调研轮廓。调查研究首要在“准”,方向偏则全盘失。要始终围绕中心工作、聚焦突出问题,杜绝“大水漫灌”式的盲目调研。应建立调研选题机制,紧扣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制约发展的堵点淤点作为调研重点。调研前要做足功课,吃透上级精神、掌握政策背景、摸清基本情况,明确“为什么调研、调研什么、怎么调研”,避免“坐在办公室想课题、隔着屏幕看问题”。要树立问题导向,带着具体问题深入一线,确保调研不跑偏、不走样,清晰勾勒出靶向明确、有的放矢的调研轮廓,让每一次调研都直指核心、切中要害。

沉下身子察实情,描清现实线条。调查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实”,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摸到实情。要破除“盆景式”“走秀式”调研,走出机关大院,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栋,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用“铁脚板”丈量民情。要多采用“四不两直”方式,不打招呼、不搞陪同,直插现场、直面群众,听真话、察实情、取真经。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剥茧抽丝、由表及里,既看表面现象,更挖深层原因;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要做好记录梳理,对群众的诉求、基层的建议、现场的细节一一记准记实,用具体事例和数据说话,精准描绘出客观真实、全面立体的现实线条,为后续解决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

聚力破题求实效,填足成果底色。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在“效”,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要建立调研成果转化机制,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将调研成果与决策部署对接,把群众的智慧、基层的经验融入政策制定,让调研结论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要跟踪问效,对调研形成的举措定期督查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避免“调研一阵风、成果束之高阁”。要以群众满意度为检验标准,看问题是否解决、工作是否改进、群众是否受益,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填充调研成果的底色,让调查研究真正成为联系群众、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廖龙)


编辑:严哲川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