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的中国速度,奔腾的中国力量

来源:金羊网 作者:郭元鹏 发表时间:2025-10-22 08:39
金羊网  作者:郭元鹏  2025-10-22
453公里单列时速、896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这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彰显着奔跑向前的中国力量。

□郭元鹏

据央视新闻报道,被称作“全球最快高铁”的CR450动车组样车去年底公布后,已完成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的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车组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最新纪录。目前,CR450动车组正在沪渝蓉沿江高铁开展运用考核,明年有望进入全面测试。

453公里单列时速、896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这不仅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更是中国科技突破、工业实力与发展速度的生动写照,彰显着奔跑向前的中国力量。

CR450动车组的突破,是中国高铁技术持续精进的必然结果,每一寸进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匠心与坚守。为实现速度与效率的跃升,研发团队从细节处深耕:将车头从12.5米延长至15米,打造更尖更细的流线型外观;采用转向架全包覆、降低车厢底部裙板、缩减车轮外露面积的设计,如同为列车穿上“低阻外衣”;车身高度降低20厘米、重量减轻50吨,以轻量化提升运行效能。近五年来,研发人员以0.1%的减阻率为最小单位反复优化,最终实现整列车阻力减小22%,让CR450从起步到提速至350公里时速仅需4分40秒,较现有复兴号缩短100秒。这种“于细微处见真章”的钻研精神,正是中国高铁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国高铁用持续创新诠释着“精益求精”的中国制造理念。

CR450的研发与推广,不仅是列车技术的革新,更牵引着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升级,展现出中国交通发展的系统性思维。尽管时速453公里引发公众对高速出行的期待,但现实是,现有大部分高铁线路因设计标准限制,暂无法满足CR450的运行要求。为此,我国早已规划依托重大工程推进技术验证。其中,沪渝蓉沿江高铁成为关键载体。这条总长约2100公里、连接上海与成都的交通大动脉,不仅是中国最长高铁之一,其成渝中线段还预留了时速400公里的提速空间,为CR450的初期运行奠定基础。这种“列车研发与线路建设同步推进”的布局,体现了中国交通发展的前瞻性——不仅追求单点技术的突破,更注重构建“车路协同”的完整体系,确保新技术能真正落地惠民,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目标稳步实现。

从CR450动车组的创新,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织密,中国交通的发展始终与国家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为经济社会进步注入强劲动力。“十四五”期间,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600万公里,主骨架结构贯通全国80%以上县级行政区,服务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铁路密布让跨城通勤成为日常,公路成网让乡村与城市紧密相连,飞机翱翔、巨轮远航打通内外循环通道……越来越完善的交通网络,不仅缩短了地理空间的距离,更拉近了区域发展的差距。以CR450为代表的新技术,将进一步提升交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让更多地区共享发展红利。

CR450动车组即将开启的全面测试,是中国高铁向更高速度迈进的新起点,更是中国力量持续奔跑的缩影。从350公里到453公里,时速的每一次提升,背后都是中国科技实力、工业水平与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未来,随着CR450的正式运营,随着更多高标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中国交通必将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疾驰,让世界见证更多“中国速度”,感受更强劲的“中国力量”。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