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三重维度

来源:金羊网 作者:曾颖茹;曾志辉 发表时间:2025-10-20 09:31
金羊网  作者:曾颖茹;曾志辉  2025-10-2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曾颖茹 曾志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伟大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和崇高品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民族复兴、维护世界和平三个维度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对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精神主动,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抗战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

伟大抗战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孕育、形成和发展的,深刻体现了党的政治品格、战略智慧与使命担当。党的领导是抗战胜利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抗战精神最鲜明的底色。

中国共产党以鲜明政治品格凝聚全民族抗战伟力。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领导核心。从发表《八一宣言》到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全民族抗战的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内部,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团结又斗争,确保了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进步力量手中,有效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大局。这种高度的政治原则性和策略灵活性,是抗战精神中至关重要的政治灵魂,确保了全民族力量在党的旗帜下凝聚成无坚不摧的铁拳。

中国共产党以卓越战略智慧指明抗战胜利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战最早的宣传者、动员者,更是战略层面的引领者。面对严峻复杂的战争形势,党展现出高超的战略判断力。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重要论著,科学预见了抗战必经的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为全民族抗战注入了强大的理论信心和战略定力。在军事实践上,党领导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创造性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在战略相持阶段后逐步成为抗战的主战场,为实现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以坚定使命担当践行救国救民的誓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抗战时期,党以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无数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党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勇气洗刷了民族耻辱,带领中华民族迎来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

抗战精神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

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团结奋斗和自强不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其一,激发爱国热情,铸牢民族精神根基。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最广泛、最深刻的爱国主义总动员。这种在血与火中熔铸的、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的爱国情怀,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成为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如今,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更需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爱国主义的磅礴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

其二,捍卫文化血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文化殖民与奴化教育,中国文化界用文艺作品构筑起坚强的精神防线。《黄河大合唱》等无数抗战文艺作品成为激励士气、凝聚人心的号角。今天,我们要深入挖掘抗战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将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以创新的表达方式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其三,传承斗争意志,砥砺民族复兴伟力。抗日战争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艰苦较量,中华民族以3500万军民的巨大牺牲,换来了近代以来第一次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历史充分证明: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更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抗战精神贡献人类文明的中国智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民族救亡图存的壮丽史诗,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捍卫人类和平、正义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是对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决定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爆发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军民长期牵制并消灭了日本陆军的主力,彻底打乱了日军的全球战略部署,有力支援了盟军在欧亚其他战场的作战。中国还直接参与国际联合作战,派出远征军赴缅配合盟军行动。中国不仅是反法西斯战争的坚定力量,也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势力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二是对强权政治与丛林法则的彻底性否定。抗日战争的历史是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霸权逻辑的血泪控诉与彻底否定。抗日战争的胜利昭示我们,建立在强权之上的旧秩序必然带来冲突与灾难,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才是人间正道。弘扬抗战精神,在当今时代就是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国际形势越复杂,越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是对全球治理困境与挑战的创造性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高举国际团结旗帜,联合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展现了应对共同威胁的智慧。这一历史经验对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经济衰退等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始终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行动派,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郑健龙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