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七载通途贯湾区 一桥同心启新程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郭元鹏 发表时间:2025-10-24 15:48
金羊评论  作者:郭元鹏  2025-10-24
七载栉风沐雨,大桥早已超越物理通道的意义。

伶仃洋上,55 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如鎏金巨龙横亘碧波。从 2018 年通车至今,这座承载 “一国两制” 实践的世纪工程,用七年时光完成了从 “工程奇迹” 到 “发展奇迹” 的跨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让 “湾区一家人” 的共识深植人心。

大桥最直观的变革,是将 “一小时生活圈” 从蓝图变为日常。港区人大代表邝美云 “早港晚珠” 的通勤日程,如今已是无数港澳居民的生活常态。2024 年经大桥出入境的港澳居民达 1620 万人次,较 2019 年增长近 3 倍,2025 年预计突破 1800 万。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珠海公路口岸 80 万人次、18 万辆次的出入境数据,印证着三地往来的热度。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更让大桥成为跨越粤港澳的赛事通道,运动员的 “破风之旅” 将直观展现湾区融通活力。空间距离的缩短,正悄然重塑着三地民众的生活半径与家园认知。

物流效能的重构,则为湾区经济注入澎湃动能。2025 年珠海口岸综合性监管场地运营后,澳大利亚龙虾经大桥 1 小时直达,存活率从 80% 跃升至 99%,运输成本降低超 50%。这种 “速度革命” 不仅惠及餐桌,更激活了外贸潜力:截至 2025 年 9 月,大桥口岸进出口货值累计 1.24 万亿元,今年前 9 月跨境电商出口同比激增 99.2%,日均 160 万个包裹通过 “大桥 — 港澳 — 全球” 快线送往 130 多个国家。从精密电子元件到高端医疗设备,“高新” 货物占比持续提升,前 9 个月 657.5 亿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32.2%,彰显大桥对产业链的赋能价值。

在区域平衡发展的棋盘上,大桥更是破解 “东强西弱” 的关键一子。通车前,珠江西岸因交通阻隔难以承接港澳创新资源;如今,大桥联动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形成跨江通道群,推动珠海、中山、江门 2024 年 GDP 均突破 4000 亿元大关。7.6 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资源借桥流动,“港澳研发 + 珠海转化” 的协作模式日益成熟,为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筑牢根基。这种动能转换,让 “黄金内湾” 从概念走向现实,绘就区域协同发展新图景。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大桥对 “一国两制” 实践的深化。从 “港澳车北上” 到谋划 “粤车南下”,从 “无感通关” 到 “跨境一锁”,政策创新持续打破制度壁垒。大桥文化交流团等活动则在情感层面搭建桥梁,让三地民众在往来中增进认同。9327 万人次穿梭、1940 万辆次驰骋、1.24 万亿元货值流通,这些数字背后,是资本、人才、文化的深度交融,更是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

七载栉风沐雨,大桥早已超越物理通道的意义。当智能化运维技术持续落地,当蓝海豚岛旅游开发稳步推进,这座 “百年大桥” 的潜力仍在释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它将继续以桥为脉贯通湾区,以湾为家凝聚同心,书写更璀璨的融合篇章。(金羊网 文/郭元鹏 )

编辑:王智韬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