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硬核担当托举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邱会媛 发表时间:2025-10-24 17:38
金羊评论  作者:邱会媛  2025-10-24
用实干托举幸福梦想,让幸福之花绽放在每一个角落,托举亿万人民“稳稳地幸福”。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百姓的幸福指数,藏在干部的实干担当之中,藏在每一次躬耕岗位的奉献之中,藏在每一次问政于民的实践之中,以实际的行动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行程万里,初心如磐。新时代新征程,要不断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为老百姓创造高品质生活,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也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作为,把民生实事放在心里、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更可持续。

担当是筑牢民生底线的“压舱石”,让困难群众更有底气。民生保障的底线,容不得半点虚功,需要以“铁肩担道义”的担当守护好每一个困难家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在干部的主动担当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善于换位思考,能够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才能对群众的困难有更多的感同身受,想方设法推动问题的解决。同时,干部主动把群众当亲人,才能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让困难群众有依靠、有底气,让民生底线越筑越牢。

担当是破解民生痛点的“手术刀”,让急难愁盼逐一化解。群众的事是天大的事,群众的利益无小事。民生领域的难点、堵点,往往是群众最急最盼的“心头事”,需要以“啃硬骨头”的担当直面问题、破解难题。干部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要把功夫做到日常,多到群众的身边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对群众的事情了如指掌,既及时化解苗头上、倾向性的问题,也能在群众迫切需要解决问题出现之后,能够立刻响应,聚焦民生痛点,直面矛盾不回避、破解难题不退缩,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变成放心事、舒心事。

担当是提升民生品质的“助推器”,让幸福内涵不断丰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对人民负责、让人民获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民生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需要以“主动对标新期待”的担当,持续升级民生供给。党员干部要主动倾听群众新期待,要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主动回应群众新期待,用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人民谋幸福。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需要党员干部在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医疗、教育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地方,主动担当作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觉,以“硬核担当”办好民生实事,用实干托举幸福梦想,让幸福之花绽放在每一个角落,托举亿万人民“稳稳地幸福”。(邱会媛)

编辑:王智韬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