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广东省佛山粤剧院举行开幕式。本届艺术节以“跨越山海 共向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参加,其主会场设在佛山,并将组织艺术团分组赴深圳、珠海、东莞三市进行巡演,在岭南热土上奏响文明互学互鉴、美美与共的和谐乐章。
现场交融,多元文化碰撞出璀璨火花。开幕当晚的文艺晚会《山海同风》,成为不同文明交流碰撞的绝佳舞台。来自哥伦比亚、美国、埃及等 13 个国家的艺术团,与中国粤港澳台联合艺术团及佛山本地艺术团同台献艺,将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场表演《风起岭南》极具巧思,把经典粤剧唱段《琼花焕彩》的悠扬韵律与醒狮威猛灵动的高难度技艺完美融合,一登场便让观众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活力。随后,各国艺术家各展所长,弗拉明戈舞蹈节奏强烈、情感饱满,每一个舞步都传递出西班牙文化的热情奔放;菲律宾罗布克童声合唱团演绎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天籁般的嗓音纯净清澈,用异域腔调赋予经典民歌全新魅力,瞬间拉近了不同文化间的距离。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届艺术节紧扣中外友好交往的重要节点,特邀与中国建交 70 周年的塞尔维亚、建交 50 周年的菲律宾、建交 45 周年的哥伦比亚三国艺术团体登台,用艺术的语言续写中外友好篇章。
选址佛山,文化底蕴与时代活力的双重考量。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自 1990 年创办以来,每 3 年举办一届,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大型国际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届艺术节首次在广东省举办,并将主会场选在佛山,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与现实考量。佛山不仅是珠三角腹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更是一座拥有千年文脉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孕育了粤剧、醒狮、石湾陶艺等丰富的岭南文化瑰宝,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国际艺术盛宴注入了独特的地域魅力。选择佛山作为主会场,能够依托其丰厚的岭南文化资源,让国际艺术家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通过这座 “文化窗口” 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例如,本届艺术节与拥有近 600 年历史的佛山秋色巡游联动,采用 “定点展演 + 巡游互动” 的形式,实现国际艺术与佛山非遗的沉浸式对话,让岭南传统民俗、国家级非遗盛事走向世界。
多市巡演,拓宽文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除了佛山主会场的精彩活动外,10月20 日至21日,外国艺术团分组赴深圳、珠海、东莞三市进行巡演,进一步拓宽了文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在深圳,西班牙、南非、新西兰、英国、斯里兰卡、格鲁吉亚 6 个外国艺术团带来精彩演出,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与多元艺术碰撞,将产生独特的文化化学反应;在珠海,美国、埃及、菲律宾 3 个外国艺术团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艺术团共同献艺,为这座海滨城市增添了浓厚的国际文化氛围;在东莞,哥伦比亚、毛里求斯、荷兰、塞尔维亚 4 个外国艺术团的表演,让制造业名城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领略世界文化的风采。多市巡演的安排,打破了文化交流的地域限制,让更多岭南民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世界多元文化,同时也让外国艺术家深入了解岭南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发展活力。这种广泛的文化交流,不仅能够增进中外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还能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新的灵感与活力。
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岭南热土上的举办,无论是现场的多元文化交融,还是主会场选址的精准定位,亦或是多市巡演的广泛覆盖,都充分体现了文明互学互鉴、美美与共的理念。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盛会,不仅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坚实的桥梁,更在岭南大地书写了文明交流的崭新篇章,为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