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宣传周,让节约共识筑牢大国粮仓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林伟 发表时间:2025-10-17 13:00
金羊评论  作者:林伟  2025-10-17
粮食安全宣传周,是对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有力推动。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这既是对“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安全成就的呼应,更是对粮食安全长效保障的清醒谋划。

粮食安全宣传周,是对“丰年不忘忧”的清醒提醒。粮食安全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增产故事,而是“增产”与“减损”的双向奔赴。“十四五”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粮食占有量达 500 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 400 公斤粮食安全线,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凝结着农业工作者的辛劳、农业科技的突破与国家政策的支撑,标志着粮食安全这张时代答卷,正从单纯的数量保障向质量提升的深层命题迈进,勾勒出中国式粮食安全的独特范式。

粮食安全宣传周,是对“节约即增产”的生动诠释。在粮食安全的逻辑里,节约粮食绝非“小题大做”的道德约束,而是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从微观看,节约是每个人的日常习惯:食堂打饭“少取多次”、家庭备餐“精算分量”、在外就餐“光盘为荣”,这些细节里的克制,累积起来就是对资源的珍视。从宏观看,节约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餐饮企业推出“小份菜”“半份餐”,商超完善临期食品销售渠道,科研机构攻关粮食减损技术……当“节约”从个人习惯升华为社会风尚,便能形成“无形的手”,让每一个环节的节约都成为粮食安全的“隐形增量”,成为对耕地资源、农民汗水与科技投入的尊重。

粮食安全宣传周,是对“人人有责”的全民动员。粮食安全不是政府或企业的“独角戏”,而是需要 14 亿人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宣传周期间,从校园里的“节约粮食主题班会”,到社区里的“科学储粮知识讲座”;从商超里的“按需采购”提示,到企业间的“绿色加工技术交流”,不同场景、不同群体的参与,让节约融入日常,让“光盘”成为习惯,使“粮食节约”从口号落地为现实,成为守护粮食安全的常态。宣传周搭建起全民参与的平台,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微小行动,就是筑牢大国粮仓的重要一砖一瓦,就是用自己的“微贡献”汇聚大国粮仓的“强支撑”。

粮食安全宣传周,是对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有力推动。节约粮食不能只停留在宣传周的“一时热度”,而要转化为长久的制度与习惯。当宣传周的活动走进乡村、社区与校园,当“粮食节约”的理念深入街头巷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粮食的珍视,更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定守护。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守住量”到“提升质”,“大国粮安”不仅在仓库的数字里,更在每个人的饭碗中。唯有以科技的温度、文明的厚度和责任的力度,守护好大国粮仓,推动节约从道德自觉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让粮食安全的根基在全民节约中愈发坚固、中国饭碗的成色在代代守护中更加鲜亮。(林伟)


编辑:杨浩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