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直播”:在数字喧嚣中重塑边界意识

来源:金羊评论 作者:鲁继明 发表时间:2025-10-15 16:34
金羊评论  作者:鲁继明  2025-10-15
治理宿舍直播乱象,需要从“他律”与“自律”两方面着手,构建一个如铁路系统般清晰、有序的运行框架。

“舍友直播”的吐槽在社交媒体上层出不穷,大学生在宿舍不分场合、不分音量、不分昼夜的直播行为,严重干扰他人正常作息,激化舍友矛盾。华声在线的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生“宿舍直播”应有边界与底线。这一问题不仅仅关乎年轻人的“直播捞金”试水,更深层次反映出在新的数字生活形态下,校园这一微观社会中,规则意识与公共道德边界的模糊与缺失。

这种边界感的模糊,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公共空间的期待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乘坐火车出行时,对环境秩序有着最朴素的期望。无论是普速列车的硬座车厢,还是高铁的安静车厢,都有一套默认的公共行为准则:不大声喧哗、不长时间霸占插座、不把行李随意堆放在过道、不在深夜开启外放音量。这种在车厢这一狭小、临时的公共空间中达成的默契与自律,正是保障千万人次安全、舒适、高效抵达的关键。 乘客们即便互不相识,也深知个人行为的边界,是为了维护全体旅客的公共利益。从乘务员的规范服务到乘客的主动让座,铁路的每一次运行,都是对规则、边界与公共道德的生动实践。

反观大学生宿舍这一公共空间,正是缺少了这样一套清晰、刚性的“运行图”和“轨道”。宿舍的底线边界,包括对隐私、作息和学习的尊重,本应是清晰的,但却被“表现欲”和“直播捞金”的冲动轻易逾越。新闻中提到的隐忧--镜头摄入室友隐私、长时间直播干扰作息、挤占学业时间、乃至直播内容庸俗“擦边”--无一不是主播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的结果。当宿舍成员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被流量和金钱的喧嚣所压倒,宿舍这个本该是学习和休息的港湾,就彻底丧失了其功能与边界。

治理宿舍直播乱象,需要从“他律”与“自律”两方面着手,构建一个如铁路系统般清晰、有序的运行框架。

在“他律”层面,需要法律、平台和高校划定硬性红线。 就像铁路系统必须由国铁集团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一样,校园直播也需要高校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对不守时间边界、学业边界和场合边界的行为进行明确的纪律管束。直播平台则需承担起社会责任,正如评论所呼吁的,减少对“女大学生”“宿舍”等猎奇标签的流量倾斜,及时关停违规账号,避免将低俗内容导向年轻群体。同时,有关部门要对噪音污染、侵权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划清法律的红线。

在“自律”层面,则需要重塑新时代青年的公共道德。 铁路人常说,安全是底线,更是责任。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业是底线,责任是尊重。 青春最精彩的“直播”不在宿舍,而在于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任务--学习与成长。将直播副业置于学习主业之上,不仅是本末倒置,更是对自身未来发展最大的不负责任。青年人应从国家大动脉的有序运行中体会规则的价值,理解个人自由必须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行使。

构建“德法并举”的治理格局,不仅是为了给宿舍一隅带来片刻安宁,更是为了引导青年一代在未来走向社会时,能成为一个具有边界意识、规则意识和公共责任感的合格公民。我们希望看到,大学生们在数字世界的浪潮中展现个性和创意,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像铁路列车行驶在精准的轨道上一样,始终守住法律的红线和道德的底线。(鲁继明)

编辑:潘海辉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